发展菌草产业 促进生态平衡

来源 :2007年国际食(药)用菌生物科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田)食用菌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d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草技术—运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综合技术简称菌草技术。 实践证明菌草技术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一致的特点。推广应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希望在座专家、各界人士,为推广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做更多的工作,有更多的菇农学习、掌握、应用菌草技术,充分利用草资源,发展菇业生产,争取更大的效益,为造福人类作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非淀粉多糖酶降解NSPs类抗营养因子,从而释放出养分、改善机体消化道微生物菌群、提高畜禽生长性能的作用,介绍了常用NSPs酶制剂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α-半乳
本文对城市公园野生环境的营造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营造野生环境的行动,与营建一片绿地一样,不能将其简化到纯粹的功能层面和生态进程之上,而应该理解成它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审美
本论文利用26S 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动物饲养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早在本世纪5
在温室土壤-作物-环境连续体中,作物水分损耗、吸收和水分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温室内,作物精量灌溉必须要考虑何时灌和灌多少两个方面的问题。对温室作物需水规律研究、
长久以来生物资源被视为人类共同的资产,可自由流通且无偿取得.但随着生物科技之发展,在科技先进国家强力主张对生物技术给予专利的同时,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开始思考对生物
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红花、蓖麻和苏子等油料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是重要的食油植物油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和能源原料.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中蕴藏的
中国热带作物(以下简称热作)种质资源是指分布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以下简称热区)的作物种质资源.我国热作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约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3.2005年全国热作种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铜尾矿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能适应铜尾矿这种特殊的基质上生长。铜尾矿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
对沿淮地区1978-2004年共27年的洪涝面积、梅期长、梅雨量、梅均日量、梅年比、梅暴雨日和梅强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反映不同年份洪涝面积和梅雨特征量的关系,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