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地区无公害苹果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冀北地区苹果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抓住苹果腐烂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实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
其他文献
香蕉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特色农作物。香蕉叶斑病是香蕉生长期为害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上每年因香蕉叶斑病导致香蕉减产超过38%,防治该病投入的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27%。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多数化学药剂的作用位点单一,长期单剂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笔者通过对9种生物农药和17种化学农药分别进行单剂毒力测定和药剂组合试验,以期找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高效生物农药或药剂组合,为该病的田间
通过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度的药剂防治技术探讨,总结提出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混用或复配药剂配方及其,同时提出了适宜的用药期和单位面积的喷水量等。
JK2菌株是本研究中心从发生枯萎病的田块分离得到的一株拮抗菌株,经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bibacillus brevis),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JK2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持续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降低。但是由于在植物根际土壤中和植株体内存在着大量的芽孢杆菌,这给研究芽孢杆菌的防病机理的分析带来了困难。将gfp基因转入JK2将有助于研究内生生防菌JK2在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分布广、为害重、病原菌种类多和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本文则主要从田间大豆根际土壤这一特定的环境条件考虑,研究未有病原菌侵染发生情况下,微生物在大豆根际这一特殊环境内大量富集其所能产生的代谢产物量对大豆根部造成的为害,为生产上采取更合理的调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香蕉种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香蕉栽培面积的扩大,香蕉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香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杀线虫剂毒性大、成本高。利用抗病品种来控制根结线虫的为害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为此,对34份香蕉材料进行抗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筛选,为选育抗根结线虫的香蕉品种积累资料。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严重为害马铃薯和番茄生产的真菌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了解病原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变异特点是控制该病害的基础,但目前福建省对致病疫霉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了解甚少。本研究采用RAPD标记分析来自福建省的63个晚疫病菌株间亲缘关系远近,并探讨菌株间的差异与寄主、地理来源、甲霜灵抗性、交配型、同工酶基因型及m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严重为害马铃薯和番茄生产的真菌性病害之一。据报道晚疫病近几年再度流行与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异有密切关系。为明确我国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变异特点,本文对1998-2006年来自福建、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甘肃、吉林六省(市)的160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了表现型(交配型和抗药性)和基因型(同工酶基因型和线粒体
对广西6种外来速生相思树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发现主要病害有12种,害虫5种,并提出防治方法。相思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马占相思、直干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和杂交相思的叶片发病;相思白粉病病原为白粉菌Oidium sp.,为害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杂交相思叶片和嫩枝,其中杂交相思白粉病发生普遍而严重,盛发期在3~5月;黑木相思叶尖枯病病
绿蝽Nezara viridula(L)属半翅目,蝽科,别名稻绿蝽。广泛分布在我国吉林以南地区。寄主32科150种以上,主要寄主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粱、黄豆、四季豆、茄子、海椒、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和豆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以及藤藤菜、野稗、田菁等多种杂草。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该虫在四川省乐山市及其邻近县市已经成为为害玉米最重要的害虫。虽然玉米是绿蜻主要寄主植物
广西隆安县是广西的重要板栗生产基地,经调查,为害板栗的害虫20余种,为害板栗的病害14种,板栗流胶病是一种为害严重的新病害,栗链蚧是当地板栗的主要害虫。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时期,编制了隆安县板栗病虫害防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