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抗战人口损失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tephenmengste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1937至1945年的八年抗战(“中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民政府和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地面战争、空袭、日军的各种反人道暴行惨案、殖民统治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大量非正常死亡人口。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中国总伤亡达到3211419人,受伤1761355人,130126人失踪。(徐中约,2002)。尽管这一数据明显偏低,但已经足够惊人(关于抗战牺牲的讨论见后文)。这场战争不但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参战国的人民心理带来巨大冲击,本文认为其中之一即其对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文献,提出以下假说:在抗战中受损失最惨重的地区拥有最严重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其他文献
在哥伦布大交换中,新大陆与旧大陆完成了包括制度、人口、物种甚至疾病等一系列交换,其中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更是对旧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美洲作物的引入
为了保护耕地,中国实行了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而农户作为耕地使用的主体,是耕地利用的组织者和耕地保护的执行者,他们的行为意愿和行为方式是影响耕地保护效果的重
2015年1月,在国家批复的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方案"中,将中国所有村庄划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传统农区"村庄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村庄.对于"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东丽区"两个转型"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为有效利用已复垦的土地资源,实现集约节约开发建设.本文分析了东丽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十二五"时期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天津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归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长春扮演了多种城市角色.殖民地城市的特性使得民族因素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殖民地社会形态下,社会阶层的划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下层
在前工业化时期中国,灾害赈济公共品提供作为国家能力的关键维度对维持政治稳定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18世纪中国旨在正式化地方政府附加税的"火耗归公"改革对国家能力的影响.
  Social scientists have long pondered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shocks on social conflicts.Despite the recent literature that has employed exogenous variation
历史时期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以云南省掌鸠河流域为例,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利用A
安史之乱深刻地改变了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税赋关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将安史之乱作为两税三分制改革之前唐代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随机外生冲击.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