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损桩的导纳谱判别法及软件实现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振动工程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桩基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桩基系统的集中质量参数振动模型,对完整桩和各种缺损桩模型的导纳谱进行了大量的正演计算,按照导纳谱特征与桩基的缺损类型及缺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编制了相应的判读软件DSP1.0系统,实现了桩基完整性以及缺损桩缺损位置和缺损性质的计算机自动判读.
其他文献
地震台阵是在与所观测地震波波长相当的孔径范围内有规则排列安装若干地震计的地震观测系统,它采用独特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将各子台的数据会聚在一起,抑制地面噪声,提高信噪比并获取有关震源及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从而获得比单个地震台更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俄罗斯的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VIKIZ)阵列中有纵向分辨率极高的探头,能在垂直井中直接识别薄层包括薄交互储层.本文进一步完善了适合于薄交互储层的VIKIZ测井资料的处理与特征反演方法,实现了砂泥岩薄交互储层电阻率二维剖面的重建.
本文是在理论基础上,对三维地震道空间分辨率及高分辨率成像方法进行定量的研究,给出了三维偏移成像中影响分辨率因素,分析选择偏移孔径的一个较定量标准.
重磁资料的地质解释是建立在重磁数据的处理转换和反演解释上的.其中处理转换的目的是消除干扰、转换成更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异常类型,也就是有针对性地突出目标异常.反演则是回答什么样的地质构造模型会产生这些物理观测数据.
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及各种建筑中,经常遇到岩溶、洞穴、煤窑采空、虚土软土以及滑坡等隐患,对工程安全威胁极大,在勘察过程中查清这些隐患十分必要.随患勘察靠用钻探,其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远不能满足设计施工的要求,用物探则与之相反.目前对隐患勘察较为有效的物探方法如探地雷达、瑞利波勘探以及高密度电法等.
在地壳缩短和滑移过程中,地壳和岩石层的黏滞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中地壳的强度过低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地壳运动和上地幔岩石层的运动发生解偶(Shen F.,2001).本文将青藏高原及东亚大陆按照现代地质构造和动力学特征,精确分成多个子构造块体,在此基础上,采用黏弹性蠕变材料本构关系,利用数值方法构建了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现代动力学变形及演化的三维数值型.并且根据现代地质观测及大地测量结果,对模型边界
在常规的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反射时差曲线被近似为双曲线型,这对于大炮检距和各向异性介质存在较大的误差.与小、中炮检距相比,大炮检距非双时差分析有利于获取更多的介质信息及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因此,有必要扩展研究大炮检距各向异性介质的非双曲时差特征.
本文详细推导了非规则三角形网格二阶差分算子的建立过程,论述了适用于声波方程地震正演模拟的模型建立过程、网格剖分实现以及具体计算流程,并从以下两方面论证了非规则三角形网格相对于规则矩形网格的优越性.
本文阐述的断层组合技术从断层的形成机制出发,面向多层位进行处理,增加了断层解释和组合的可信度,从而为建立准确的油气藏地质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资料.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马在田院士就指出波动方程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必须使用更精确的或接近准确的波动方程,以适应速度的复杂变化.鉴于传统有限差分偏移解波动方程的缺陷,在上述波动方程偏移发展方向的指导下,本文发展了任意差分精细积分全声波方程逆时偏移方法.由于没有对方程的近似,同时求解波动方程采用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方法,能实现偏移区域的局部加密,提高时间导数求解的精度,因此与传统有限关分相比有较高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