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结构变形对OSAS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是一种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出现塌陷甚至闭合的常见疾病。上气道解剖结构的异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从力学角度来说,OSAS是一个流体和固体耦合的力学问题。本研究建立上气道以及周围软组织的三维模型,用流固耦合方法对气道结构变形对气道塌陷的影响程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气道截面经过增大前后径,缩小左右径的变形之后,在极端负压条件下口咽部仍然有很大程度的塌陷;应变极值明显减小;口咽部分的压力更为平缓。增大气道截面长短半径比,能够有效减小气道的变形以及口咽部的气道阻力。
其他文献
利用黄河口相关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的十年间黄河口的水沙特征、河道冲淤量的年内及年际变化特征、河道冲淤沿程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经历10年来的下泄清水期,河口河道普遍发生冲刷,利津~清7河段冲刷量为0.56亿m3,河道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但淤积幅度减小,清3以上河段冲刷相对较大,主槽冲刷面积在600~900m2之间,清3以下河道冲刷沿程减小.
本文指出海洋平台建造施工中,电缆敷设安装常见的几个问题,如电缆托架安装,电缆敷设先后顺序,电缆护管填充问题,电缆引入设备问题及电缆接地问题,并对其做出基本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文章指出,目前只能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改进设计和提高施工质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各个部门相互协调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海洋石油平台的电缆施工水平。
本文简介了黄河口演变的基本规律,论述了已有的清水沟、刁口河、马新河及十八户流路四种行河方式,根据1953年后改道(改汊)后流路演变特点,说明了多股汊河往往不能较长时期同时共存的现象,推荐有计划摆动行河的行河方式,近期主要使用清水沟流路,同时进行刁口河流路的生态调水.
本文对高速动车组车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强度校核。计算的荷载工况包括纵向工况、垂向工况、扭转工况和组合荷载工况等。在静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对车体关键应力集中部位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并进行了优化改进,使得该部位的应力水平大幅降低。本文给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技术路线对高速列车车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发展了一种采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击穿光谱(LIBS)技术定量测量燃料/空气混合气中局部当量比的激光诊断方法。在解决液体煤油完全雾化、冷凝等问题后,以在线测量时的实验条件为依据,确定了不同气压下煤油/空气混合气体中燃料和空气当量比数值与LIBS中的H/O和H/N原子发射光谱相对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在线定量测量大分子复杂燃料系统的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局部当量比提供了前提实验数据和经验。
采用由ICCD瞬态光谱探测器、光谱单色仪、光电倍增管、示波器、压力传感器和透紫外石英光纤等组成的测量系统,在化学激波管中利用反射激波进行点火,选取CH自由基在431.4nm处特征光谱线强度的急剧变化标志燃料的着火,实时在线测量了甲基环己烷/氧气/氩气在点火温度1164~1566K,点火压力1.03~1.99atm,燃料摩尔浓度1.0%,当量比1.0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时间;测得了燃烧过程重要中间产物O
本文以显式有限元算法作为网格加筋圆柱壳结构后屈曲承载能力的求解手段,借助于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 ,采用Python语言建立参数化模型,以蒙皮厚度、筋条高度、宽度及数量等为参数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分别进行了给定承载能力约束下的最小化结构重量优化设计和给定结构重量约束下的最大化结构承载能力优化设计,由于优化参数中存在离散变量,本文优化中首先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法及多岛遗传算法得到一个初步设计
本文介绍了通过爆轰氢气、氧气和四氯化锡的混合气体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新的合成方法。通过XRD 和TEM对产物颗粒形貌和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主要成分为纳米二氧化锡,晶粒为球形,晶粒尺寸在1~10nm之间。
本文利用计算声学方法对某高速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三辆编组(头车+中车+尾车)实车模型的气动噪声进行了仿真计算。首先利用RANS模型对列车周围的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初始流场之后,利用非线性声学计算模型(NLAS)对速度及压力脉动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列车周围噪声面的速度及压力的时间变化,并插值得到噪声面的压力脉动随时间变化数据。最后利用K-FWH方法从噪声面压力脉动得到标准观测点的噪声分布。通过与
利用峰值功率在10 2-3 W的自由振荡脉冲激光和煤靶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慢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利用这种等离子体成功点燃了氧气和氢气预混的可燃气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和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靶面由于加热而发射出带电微粒和自由电子。在大气环境下,自由电子、光子和气体分子通过逆韧致辐射过程将焦点附近的气体分子迅速电离,形成慢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利用CN自由基发射光谱与振动和转动温度的对应关系,测量了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