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涡旋控制多元强化水处理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第四届年会暨2009年给水厂污水厂升级改造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微涡旋控制混合理论、后台阶流理论及接触絮凝理论,分别设计开发了列管混合器、星形翼片隔板絮凝反应器及V形斜板沉淀设备,并通过工艺集成形成微涡旋控制多元强化水处理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钢厂废水处理改造项目。中试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浊度≤2NTU,处理量在超设计负荷15%时,出水浊度保持在2NTU左右;可节省药剂费用22%,节省占地30%以上,年节省药剂及电耗费用总计达400万元。
其他文献
介绍了IEC TC95负责的IEC 60255系列标准体系的构成、IEC60255-1(代替IEC 60255-6)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通用要求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试验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的特点、抗扰度标准的变化情况,以及包括产品硬件、软件和整机B设计的一些对策,以提升我国继电保护和控制设备的抗扰度水平,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要求。
标准总是与贸易相连,或者说标准总是与供应商同客户之间货物与服务的交换紧密相连,标准已经成为打开市场的钥匙。本文以欧美国家为例,简述标准和标准化的战略地位,以提请继电保护行业关注。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集生物处理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的生物膜处理工艺。其中滤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部分,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功效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形式和成本。本文首先对BAF工艺进行了简介,而后根据研究进展对滤料的现状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最后着重介绍了对有机滤料的改性研究,以期为开发出适于BAF特点的经济高效滤料,使BAF工艺得到应用推广。
BAF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能够保持水质的稳定性。研究了在气水比为2时,水力负荷和底物浓度负荷变化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滤速为2m/h时,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都较好,分别达到了39.59%、81.99%,相应出水指标为16.9、0.3mg/L。BAF对于底物浓度变化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COD为55.13.13~21.06mg/L时,平均去除率在30%以上,出水保持在1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于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从宏观、微观和微生物学角度进行了机理分析,并从DO、C/N比、pH以及滤料角度对影响脱氮过程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曝气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叙述了臭氧对二沉水的氧化特性,综合氧化效果和经济性考虑,臭氧投加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15 min是为最佳方案,此时COD去除率为19.12%,单位臭氧投加量也较低,为116.62mg(O3)/mg(COD);色度去除率为58.59%,去除单位色度的臭氧投加量为94.76mg(O3)/度;UV254去除率为39.57%,每去除0.001的UV吸光度所需要的臭氧质量为183.24mg(O3)/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能耗水平偏高问题,从污水处理厂全流程角度出发,对各工艺单元节能降耗优化运行策略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提升单元变频器的设置与否、初沉池的设置利弊及影响、生化单元精确曝气与回流方式对节能降耗优化运行的影响;各污水处理厂应根据能耗水平、水质状况及设备支持程度等来合理制定适合于本厂实际的优化运行实施方案;最后还探讨了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能耗评价指标的不足之处。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于2002年颁布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出水水质按一级A类标准进行设计。但运行中存在TN偶然超标的现象,这主要与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碳氮比有时偏低以及低温天气有关。为此,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在三期工程升级改造过程中围绕低温、低C/N城市污水中TN去除措施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投加原水+增设搅拌器”的解决措施与技术方法。污水经
对于大型城市污水厂生物池的调试运行,采用了基于活性污泥模型的生物工艺过程优化控制系统BIOS,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以前馈控制方式对生物池各廊道溶氧控制值及内回流IRQ控制值进行优化,来帮助污水厂实现稳定迭标和节能减排;对于采用PID方式对于生物池溶解氧进行实时控制的不足,采用生物池曝气控制系统BACS,以前馈方式根据耗氧速率OUR来实时控制曝气量,使得溶氧控制符合生物工艺过程优化控制的要求。通过总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