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适合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蚜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蚜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3种适合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通过电泳检测、浓度和纯度的测定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同时,选用TENS法提取不同处理样本的基因组DNA,并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实验将15%哒螨灵用清水配置成5~7个浓度,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对巴氏钝绥螨、朱砂叶螨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螨死亡率的变化幅度相同时,巴氏钝绥螨的剂量变化远远大于朱砂叶螨的剂量变化,可从两种螨LD50-LD99的变化中看出.巴氏钝绥螨的LD90、LD95和LD99分别为LD50的11.75倍、23.63倍和87.58倍,朱砂叶螨的LD90、LD95和LD99分别为LD50的2.17
室内采用点滴法测定了4类10种药剂对东亚飞蝗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锐劲特和溴氰菊酯对东亚飞蝗二龄若虫表现出良好的毒杀作用,72h LD50值分别达到0.7652mg/L和0.9899mg/L,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药剂对东亚飞蝗也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通过调查,核桃举肢蛾在冀北山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6月下旬~8月中旬为为害期,7月为为害盛期.防治适期难把握、管理粗放是近几年在冀北山区重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树上与树下防治相结合,人工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该虫的为害.
调查发现黑刺粉虱猖獗为害铜仁地区的绿化树樟树,株发病率83%,每叶虫量3~176 头,高可达338头,百叶虫量为37~6 187.9 头,平均611.7头,有虫叶率为7%~90%.本文研究该害虫的为害特点、寄主范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消长规律,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借助于浮子对水面铺展剂的铺展速度和面积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添加指示剂的方法对照,分别测定6种浮子水面铺展剂的铺展速度和面积,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0.4cm×0.4cm×0.07cm,质量为14.0mg的浮子对于月桂酸甲酯做溶剂时最为适合.试验表明,对于不同溶剂应选择不同浮子;目标物法为测定水面铺展速度和面积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土壤消毒是一种快速、高效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啮齿动物的技术,能很好地解决高附加值作物连续种植中的重茬问题,并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熏蒸技术,并简述这些技术的特点.
2004~2007 年通过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四川中部丘陵地区长期使用除草剂后的农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期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后,虽然有效地控制了当季作物杂草的为害,但也加速了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农田杂草种类依然多,发生数量依然大,发生为害程度没有降低,农田草相变化明显,一些次要杂草逐渐成为主要杂草,一些多年生恶性杂草发生为害加重,成为难治的农田杂草.本文分析讨论了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农
室内用药膜法评价了目前蔬菜生产中常用的8种杀虫剂和6种杀菌剂对南方小花蝽的安全性。对南方小花蝽较安全的杀虫剂为5%卡死克SC、70%艾美乐WG、99%绿颖EC、1.8%阿维菌素EC,接触药膜12h仍有80%~95%的天敌存活;相对较安全的药剂为5%啶虫脒WP,接触药膜12h有45%的天敌存活;对南方小花蝽不安全的杀虫剂为25%阿克泰WG、5%锐劲特SC和48%乐斯本EC,接触药膜6h就死光或只有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成虫的触角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柱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等5种类型的感受器.其中,腔锥形感器和毛形感器各具有2种形态.探讨了这些感器的功能及意义。
天津大顺园林装饰公司红掌上发生了一种细菌性病害,对其进行症状描述,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致病病原进行形态观察、培养性状、染色反应、基本生理生化测定等,将病原菌鉴定为黄单胞属细菌(Xanthomonas).通过试验室抑菌试验,初步筛选出2种抗生素类药剂:农用链霉素和绿爽.在田间药效防治试验中,发现农用链霉素和绿爽的防效并不稳定,病菌通灭防效较稳定,但防效值较低平均为27.2%.对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