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传播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重要国家战略,在西方媒体传播传播中产生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分析了产生误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认为要多维度传播、多渠道传播"一带一路"战略,变"宣传"为"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塑造和输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其他文献
媒体报道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框架理论,以中关主流媒体《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中国形象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两大媒体对中国相关议题报道体裁、角度选取、立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媒体报道议题选取均集中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然而两大媒体在具体报道议题的突出性和立场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日报》报道多为正面和中立报道,而《纽约时报》中负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从现实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发展中国家社会和人民对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渴望和巨大需求,中国企业在建设
公共外交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能够充当中国推进全球治理合作的重要手段;二是有助于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目的和立场的误解;三是作为重要外交途径和手段,有助于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和塑造全球治理价值观。
武当武术品牌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工作中如果有意识地收集、整理这些隐性知识,并通过数据化处理将其变成显性化知识,可以达到为人类广泛享用的目的。通过数字化保护手段将这些隐性资料转为显性资料,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要。
当前,世界各国对建构品牌国家的认识越来越高,近年在韩国发生的政治环境变化,让韩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建构有效的"品牌韩国"的必要性.但建构有效的品牌国家并不简单,本文采用丹尼(Dinnie)的"品牌国家架构模式"框架,分析品牌韩国的机制面对的问题,并给出品牌韩国机制的发展方案.
国家形象的建构是多元素的.军事装备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形象中必须的主要构成因素.辽宁舰停靠访问香港是国家主权形象的展示,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航母访港的意义重大:宣示主权、民族情结的宣泄、百年海洋屈辱的反转和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品牌概念图谱方法试图用图示方式直观显示特定品牌的联想网络,至今为止已经获得为数不多的应用与拓展.本文试图将其拓展至对国家品牌的联想网络的描述之中,并将其称为"国家品牌图谱".本文认为,国家品牌图谱即是特定公众对特定国家品牌的联想网络的图示化展示,这一图示化展示能够直观显示这些公众感知到的该国家总体的品牌形象.本文以韩国为例,进行了简明的韩国国家品牌图谱的绘制过程,显示国家品牌图谱方式是可行的.
国家形象的塑造,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之一,亟需中国学术界能够拿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这项工作要能顺利推进,相当程度上依托于一项前期研究的充分展开,那就是对在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学术界已然建构的各种有关"中国形象"的观点和路径进行针对性的梳理和分析,由此可为我国国家形象的建设和对外传播中提供有效的参考.
影视对非传播已成为中国建构在非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影视作为软性、娱乐对非传播,相比新闻、纪录片硬性对非传播,在满足娱乐信息需求、引发文化观念和审美共鸣、消除文化折扣方面,易于为非洲受众接收."北京优秀影视剧非洲展播季"借助本土化、商业化的民营数字电视运营商四达时代,将主要反映当代中国国计民生的优秀影视剧,译制成非洲民众听得懂、看得懂的本土语言展播,有助于重构非洲公众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框架.未来
作为最容易凝聚全世界目光的影视作品,在创作时既要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又要避免过度强化后转向民族主义,既要考虑本国受众的观赏需求,又需要考虑其他国家受众的欣赏习惯,既要表达崛起的强势,又要保持内敛、中和、韬光养晦,做到有“度”。事实上,在对外传播和国际交往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主动性,并能在最终的博弈中抢得舆论先机和占据道德优势。所以,除了在故事内容上注重塑造国家形象之外,还需要注重提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