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尿激酶较长时间经导管直接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剂量尿激酶较长时间经导管直接溶栓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CDT治疗且至少有12个月临床随访资料的,单侧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DT期间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血栓清除率、置管灌注持续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以及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检验.对不同时间点的血栓清除率比较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CDT期间没有肺栓塞和大出血发生,小的出血并发症10例(15.9%),其中沿血管鞘边缘渗血3例、穿刺点周围皮下瘀斑或血肿3例、血尿3例、牙龈出血1例.因置管引起并发症4例(6.3%),其中穿刺点周围软组织炎症表现3例、血管鞘周围继发血栓1例.53例(84.1%)患者CDT第4~8天血栓溶解程度达到Ⅲ级和Ⅱ级.CDT中,尿激酶50万U/d和75 U/d灌注溶栓获得的血栓清除率分别为(91.2±10.1)%和(91.3±12.2)%,明显优于25万U/d的(75.9 ±20.1)%(P<0.05),但尿激酶50万U/d和75万U/d二者间的血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50万U/d和75万U/d灌注溶栓达到Ⅲ级时的平均置管时间[分别为(7.1±0.9)d和(6.2±1.3)d]与Ⅱ级时的平均置管时间[分别为(6.4±1.0)d和(6.0±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置管灌注时间的延长,平均血栓清除率有增加的趋势(P<0.05).CDT 24 h后58例(92.1%)患肢软组织张力减轻,48 h后患肢周径[大腿中部为(54.25±5.79) cm,小腿中部为(44.05 ±5.18)cm]缩小,同术前[大腿中部为(56.46±5.91)cm,小腿中部为(45.68 ±5.16)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患肢周径[大腿中部为(49.00±4.67)cm,小腿中部为(38.41±4.15)cm]同健侧[大腿中部为(48.38±4.68)cm,小腿中部为(37.73±3.92)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髂静脉支架通畅率91.1%(41/45).12个月时多普勒超声显示11例开通的股静脉瓣膜功能有反流征象.结论 采用低剂量尿激酶、较长时间经导管直接溶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2009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两句话已经成为现代经典: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了”;赵本山说,“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
期刊
本文从表现主义的界定入手,论述了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在新的时代对表现心灵经验的新的绘画语汇的探索。主要从构形和色彩表现等造型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 Beginning with the
  Endoven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less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surgery for varicose veins, but vein thrombosis a
会议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对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分为5 Hz组(13例)、3 Hz组(12例)、低频组(12例)及对照组(12例)。上述各组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前,分别对其健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给予5 Hz、3 Hz、1 Hz rTMS刺激或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