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重塑调控基因表达和植物发育的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通过调控的一系列染色质结构和位置改变的而调节基因表达.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R1 能够利用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组蛋白H2A替换成其变体H2A.Z而调节基因转录.我们将讨论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R1 在调控花序形态建成,大孢子母细胞发生和胚珠形态建成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蒴齿是藓类植物经过长时间进化和自然选择出来最适合自己繁殖和生存的植物特征。蒴齿的形态特征为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及系统演化提供了科学材料。蒴齿按其形成方式不同分为线齿类(Nematodontae)和节齿类(Arthrodontae)。线齿类是指蒴齿由整个细胞组成,为原始类型(如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和四齿藓属(Tetraphidium))。节齿类由细胞壁合生发育形成,为进化类型[如薄罗
芒属(Miscanthus Andersson s.l.)植物由于其生物量高,耐受力强,多年生等优点在生物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为开发和利用芒草提供了天然的种质资源.
大理小檗(Berberis taliensis Schneid.)与卷叶小檗(B.replicata W.W.Smith)都产于云南西北部.《中国植物志》及其英文版Flora of China 等专著都认为二者形态特征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大理小檗胚珠4 个,浆果被白粉;而卷叶小檗胚珠2 个,枚,浆果不被白粉.通过野外考察、及对有关馆藏标本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两个近缘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式样
花叶藓科(Calymperaceae)植物是顶蒴藓类(Haplolepideous)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苔藓植物门(Bryophyta),藓纲(Musci),曲尾藓目(Dicranales)。暖地丛集,树生,稀石生,广泛分布于低热带地区,是低热带森林中附生植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其中许多种类可生长于其他藓类植物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中(如高温、闷热、潮湿),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重要性,具有独特
藓类植物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但与维管植物相比,藓类植物植株矮小,茎横切结构简单。藓类植物的茎通常由表皮、皮部和中轴三部分组成,主要起支撑和水分传输的作用。旱生藓类与水生藓类茎横切结构差异显著。旱生条件下的藓类植物表皮和外皮部均由厚壁细胞组成,这种增厚现象将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水分过度蒸发造成的伤害,从而保证机体基础代谢;而水生藓类植物的表皮和皮部细胞常为薄壁细胞,这些薄
从林奈确定分类的双名法和六个分类等级单位,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分类研究指明了方向,再到Hennig 提出同远态和分支系统学为分类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最后到分子系统学为高等级的种系发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期间出现了多个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但大部分都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而双子叶植物纲是一个并系。如果允许并系的存在,那么双子叶植物纲将被保留。
成熟花粉粒中,花粉外壁覆盖一层花粉外被(pollen coat)。花粉外壁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组成。花粉外被在花粉和柱头水合和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常认为,花粉外被是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后的物质覆盖在花粉表面。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主要花粉外被蛋白约有十多个。
海菜花属(Ottelia Per.)为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中第二大属,约21 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主要有两个分布中心分别为热带非洲及亚洲东南部地区.本属植物具有复杂的形态特征,叶型及花部特征多变,加之繁育系统及生活型多样,被多数学者认为可作为一个模式属来研究水鳖科乃至整个水生单子叶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性系统演化.
Phylogenetic analysis using diverse data sets can yield controversial inference that challenge systematists to interpret.Phylogenetic conflicts observed in both animal and plant taxa were generally 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