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病变辨证规律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中医暨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uro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乳腺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的筛选,探讨其中医辨证规律与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相关性,观察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建立健全乳腺癌癌癌前病变中医微观辨证指标。 研究方法与内容:针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高危人群进行辨证分型,结合高危因素统计、乳腺钼靶、彩超多普勒对病变行微创活检并病理分析,筛选乳腺癌癌前病变,观察乳腺癌前病变征候分布与病理分布及VEGF、FLK、癌基因p53、CerbB-2表达相关性。 结果:病理进展到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证候分布集中于痰瘀互结(偏肝郁气滞、偏冲任失调)型,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比较:CDFI示Vmax,RI增高,BIRADS分级Ⅲ、Ⅳ级比例增高;MVD、VEGF、FLK表达、癌基因p53、CerbB-2表达增高;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生成及调控因子有相关性。2.单纯增生--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乳腺癌的发展进程中,癌前病变阶段MVD、VEGF、FLK、癌基因p53、CerbB-2表达已呈现显著性增高,且随癌前病变病理分级的递进性增高(重度导管内乳头状瘤病、非典型增生--Ⅰ、Ⅱ级DCIS--Ⅲ级DCIS)呈增高趋势。 结论:MVD、VEGF及受体FLK从新生血管角度上能客观反映出乳腺癌癌前病变阶段中医辨证规律和病机演变特点。可作为临床辨证微观指标。血管生成及调控因子能反映乳腺癌前病变的恶性倾向。
其他文献
色素性荨麻疹(urticaria pigmentosa,UP)是肥大细胞增生症中最常见的皮损类型,可分为单一形态型、多形态型.成人和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均常有UP皮损,但临床特点和预后上有
健全的母婴关系是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告知病情及以后的医疗和提供治疗相关的情况之前,对家属特别是母亲对患儿接纳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接纳其障碍等问题给予必
目的:初步探讨"乳癌术后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理是否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方法:采用4T1乳腺癌小鼠为实验模型,口服中药"乳癌术后方",观察其抑瘤及抗肺转移作用,并对荷
会议
乳腺癌是对化疗比较敏感的实体瘤之一。化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乳腺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MDR即肿瘤细
本文基于血氧检测原理,介绍了一种新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建立了评价血红蛋白浓度和氧饱和度相对变化的生理模型,实现了功能成像系统.它可以获得乳腺不同组织的定性(功能
会议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候与实验室微观指标(血清性激素)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715例乳腺增生病初诊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血清性激素:血清雌激素(E2)、孕
会议
查理·卓别林(1889—1977)是闻名世界的喜剧大师,出生于英国一个清贫演员的家庭,他父母都是喜剧演员。小卓别林六岁就登台演戏,十六岁时就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喜剧演员。卓别
本文利用录像X线透视技术的目的是使正侧位下的吞咽过程可视化,使得吞咽障碍的症状可视化,并评价各种已选用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分析使用录像X线透视技术的评价结果,能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在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其保持皮肤水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受到影响,出现皮肤干
日光累积照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photoaging),不仅加速皮肤外观的衰老,也增加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肿瘤的发生风险,亦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skin barrier)作为机体的最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