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成像用调搏仪研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ATmega16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模块,设计了一个冠脉CT成像用的心脏调搏仪。调搏仪可以对高心率且心律不齐的患者行CT冠脉成像检查时,发出不同频率的刺激脉冲,同时消除刺激信号尖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源发射技术对海马区域B1场均匀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Achieva3.0TTX双梯度双射频源磁共振成像系统,SENSE-8-HEAD线圈,对4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传统单源与TX多源双侧海马B1-map横断位检查,分析研究所得海马的B1值、CV值.
目的 探讨胰腺癌体积与胰周侵犯或/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42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将其分为胰腺内组,胰周侵犯组和远处转移组.在CT图像上测量胰腺癌瘤体体积.分析胰腺癌体积在三组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胰腺癌瘤体的平均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63,P=0.000).
目的 探讨多射频源发射技术在颈腰椎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Achieva3.0TTX双梯度双射频源磁共振成像系统,NV-16头颈联合线圈与Sense-spine-15脊柱线圈,对37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传统单源与TX多源颈腰椎MRI检查,分析研究扫描参数及所得图像.
目的 探讨自动移床扫描技术在全下肢弥漫性病变MRI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使用PhilipsAchieva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体部正交线圈,XL-16-Torso线圈,自动移床扫描技术,Compose成像拼接软件,对6例弥漫性病变患者进行从骨盆到脚踝的全下肢成像.分析研究所得图像,成像技术等.
目的 讨论基于参数自动优化模式的全数字平板乳腺摄影技术能否根据受检者乳腺厚度和腺体分型的差异,自动选择不同的靶面/滤线栅组合,形成不同曝光条件,降低乳腺平均腺体剂量。方法 390例女性受检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曝光时不同的靶面/滤线栅组合分为三组,每组均为130例。观察受检者乳腺压迫厚度、乳腺腺体分型与靶面/滤线栅组合,曝光条件、平均腺体剂量的相关性。分析在不同靶面/滤线栅组合下曝光条件、平均腺体剂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子宫内膜癌4例、恶性淋巴瘤4例、卵巢癌4例、小肠肉瘤2例)行WB-DWI检查,采用双盲法,在不提供临床信息及其他影像资料的情况下,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独立分
目的 探讨DTI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及参数优化方法 选取50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使用PhilipsAchieva3.0T磁共振扫描仪,应用16通道头颈部线圈,患者仰卧位,病变位于线圈中心,行MRI常规横断、矢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2WI轴位(TE120ms,TR6211ms);FOV:150×150×150mm3;层数50层,层厚3mm;无间隔.T2WI矢状位(
目的 利用外置旋转脚踏板让放射科室内病人得到高效有益的诊疗过程。方法 1、外置旋转脚踏板的制做 直径为340mm,旋转角度制定为360°,控制方式为远控。为了便于医生拆装,功能需求方面定义为方便拆卸,重量要求和负载要求均衡。
目的 提高对肺癌单发脑转移瘤CT诊断的认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CT扫描仪进行诊断.结果 经过CT诊断,60例患者中有30例原发性腺癌患者、21例小细胞癌肺癌患者、5例鳞状细胞癌患者、4例大细胞肺癌患者,由于诊断的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提高动态DR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便捷性和正规性.自动检测出曝光区域,减少医生手动选取区域所带来的工作量,为图像作区域均衡处理提供方便.方法 1.在动态DR上的相应软件上实现了该参数的定位测量后,通过和手动调节的束光器进行对比,从医生反馈的信息中提炼具体使用中对比后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