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压力面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双眼睑、上唇外翻一例

来源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早期应及时配戴面具,因早期创面愈合后表皮有的较薄,初期配戴时间可根据情况缩短,随着皮肤角化增厚配戴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只要长期坚持配戴面具,对面部瘢痕有治疗软化、抑制瘢痕增生、矫正畸形、美化面部的作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更多的病人可以受益。
其他文献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病理性瘢痕是皮肤组织损伤后伤口过度愈合导致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然而作为一种组织增生病变,在临床诊治工作中被认为较易诊断的瘢痕也可能与其它增生性
本文利用断层瘢痕组织作为真皮支架,结合自体刃厚皮,构建一种新型的自体瘢痕复合皮片,用来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挛缩畸形,并就其修复效果进行探讨.
患者8年前右顶部头皮发现一指甲大小包块,未在意,包块逐渐增长,4年前于外院行肿物切除治疗,当时未作病理,切除后肿物复发,2年前再次行肿物切除治疗,仍未作病理检查,切除后肿物再次复发生长,9月前来本院就诊,术中行肿物扩大切除术,颅骨外板磨削术,局部头皮瓣转移头皮缺损修复术,右大腿取皮术,术后病理回报"(头皮)低度恶性肿瘤,考虑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生长活跃",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月前于头皮原病变区皮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软件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网易研发的"有道云协作"为软件基础,设计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自2015年7月开始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分别调查应用前后护理质控时间和护理问题有效整改率.结果:应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后,护理质控时间明显缩短(P<0.001),护理问题有效整改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护理质量管
人体软组织支架材料的构建是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方向.目前此类打印材料的最大问题是无法真正模拟、再现人体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的天然结构,常会有打印支架对细胞的分化促进作用较弱;接种于打印支架上的细胞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仅在原位生长,无法进一步与支架结合并降解支架等细胞与生物墨水、支架作用不良的问题.本课题组以猪源性ECM纳米纤维微粉为基础,成功制备出新型温度敏感性生物墨水并借挤出成型
探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激光持续点状气化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选取20例剖腹产术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线性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瘢痕采用单纯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参数:能量60-150mJ,频率150Hz,密度5%;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激光持续点状气化治疗,治疗参数:点阵激光:60-150mJ,频率150Hz,密度3%;激光持续点状气化:能量125-150m
目的:讨论电损伤后脊髓损伤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总结近十年电损伤病例89例,出现并发症的72例,其中出现脊髓损伤的2例,1例在伤后5天出现四肢瘫痪症状,1例在伤后2周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CT及MRI检查脊髓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结果:均给予营养神经、针灸等康复治疗,均能完全恢复.结论:明确病史,重点了解电流经过途径,重点考虑可能出现脊髓损伤的病人,一旦发现患者肢体无力,应考虑此并发症,积极给予
应患儿较小配合较差,所以应先对其家长进行引导式教育,得到家长的配合,可以在做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给小孩放儿歌来转移其注意力,头面部通过手法的按压加牵伸然后配合弹力面罩的佩戴使其疤痕软化,应患儿较小所以在手法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手法轻柔,每5分钟要给患儿休息一下。,在佩戴支具及小口矫形器时一定要交代家长注意事项及各种会发生的不良事件,一定要告知家长烧伤康复是持久之战,一定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
观察骶管滴注配合腰椎牵引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选取本院康复科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将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予以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骶管滴注药物选用生理盐水100ml,5%利多卡因10ml及地塞米松4ml,神经妥乐平6ml,VitB121.0g,VitB1300g,VitB60.3g.患者取侧卧位,将膝
目的:重新了解静态与动态支具在手烧伤后功能恢复中的牵拉作用,预防和矫正手掌侧烧伤后由于瘢痕挛缩引起的畸形.方法:为手掌侧烧伤术后患者制作改良静态和动态支具并给予指导性功能训练,观察0~6个月治疗过程中功能改变情况,通过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手整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的手外观及关节对线良好,未出现手畸形,手功能经评定后证明有明显改善.结论:联合应用静态与动态手支具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