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改善脓毒症休克绵羊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气体分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我们首次发现氢气对中度和重度脓毒症小鼠具体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实验拟采用绵羊脓毒症休克模型,探讨氢气对脓毒症休克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微循环的变化.方法:14只成年雌性绵羊(体重30-35kg),全麻后行机械通气,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用1.5g/kg自体粪便腹腔注射诱导脓毒症休克模型,于模型后2h随机分为2组(n=7/组):对照组(Control)和氢气治疗组(H2).氢气治疗组于模型后2h和6h分别静脉注射富氢盐水10ml/kg,而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此外,用乳酸林格氏液和万汶按1:1输注进行液体复苏.于每个小时检测体温、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尿量等指标;每6小时用侧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检测舌下微循环,用Picco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持续检测直到动物死亡或最长观察30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氢气治疗组动物尿量明显增多、累计液体平衡减少(P<0.05);氢气治疗可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的心指数、心室做功指数、平均动脉压、心率、肺动脉压、全身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P<0.05);氢气治疗可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的氧合指数、呼吸系统顺应性、ELWI等指标(P<0.05);氢气治疗可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动脉血的乳酸水平等(P<0.05);氢气治疗可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的灌注小血管密度(PVD)、灌注小血管比例(PPV)和微血管流动指数(MFI)等微循环指标(P<0.05);氢气治疗可改善脓毒症动物的生存率(P<0.05).结论:氢气治疗可有效改善脓毒症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且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显著提高生存率.本实验为氢气治疗脓毒症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含有抗菌单体IMQ-16的UDMA/SR833s树脂体系的抗菌活性、物理化学性能.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镜检测树脂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制备大小为2mm×2mm×25mm的样条,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检测样品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时研究实验材料的吸水率与溶解率.通过直接接触试验检测聚合物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利用琼脂扩散试验分析抗菌成分的溶解性.结果:所有含有抗菌单体IMQ-16的实验聚
目的: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研究不同冲洗液对可控记忆型镍钛锉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方法:将HyFlex和M3镍钛锉分别在5.25% NaOC1和17%EDTA溶液中动态浸泡10min,新锉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敲击模式下扫描其表面形貌,应用AFM自带分析软件测量其表面粗糙度Ra、RMS值,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
目的:观察SonicFill树脂充填材料充填后牙Ⅱ类洞时的边缘密合性.方法:选择20颗完整健康的离体磨牙随机分成A、B两组,在每颗磨牙近远中分别预备一4mm×4mm×4mm的单面Ⅱ类洞,A组进行直接4mm充填,B组进行分层充填,每层2mm,充填完成后即刻打磨抛光,经过冷热循环、2%亚甲蓝溶液染色,近远中向切片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龈壁间染料渗透情况.结果:A组的边缘微渗漏明显低于B组,
目的:比较iRoot SP、AH-Plus、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四种根管封闭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根管封闭性能.方法:取截冠后单直根管的上前牙128颗,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A组iRoot SP;B组AH-Plus;C组Vitapex;D组氧化锌丁香油,n=24),另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和冲洗后,各组分别进行四种湿度条件的处理(a完全干燥组:根管内水分用纸捻完全吸干后,用
目的:用不同能量的532nm皮秒激光器照射离体牙,分时监测不同功率下的髓腔温度,得出照射时间和功率对髓腔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筛选出激光对不同形态牙齿的安全应用参数,初步评价皮秒激光在牙体治疗方面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人类离体牙,截根并暴露髓腔.热电偶电子测温仪对牙髓腔温度在不同照射时间和功率下进行重复测量(10s、20s、30s,0.2W、0.4W、0.6W、0.8W、1.0W).实验分为3组:
目的:应用根尖片和锥形术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实验性根尖周病的病损进展.方法:将2只比格犬的20颗前磨牙共计40个根管开髓后,直接暴露于口腔,诱导根尖周病的发生.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拍CBCT和根尖片,观察根尖病损的变化.结果:将根管开髓暴露于口腔后,所有实验牙均形成慢性根尖周病.术后1个月,CBCT与根尖片对根尖病损的检出率有明
目的:比较两种算法测量锥形束CT图像中根尖病损体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于人下颌干骨骨松质内模拟临床制备63个根尖病损,并进行锥形束CT扫描.分别采用区域增长(threshold segmentation,TS)和水平集(level set algorithm,LS)两种算法对锥形束CT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测量体积,并记录下两种方法进行自动分割和人工修改的时间.采用排水法测量根尖病损的物理体积,以
目的: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定植状况.材料与方法:临床上收集30颗离体牙,分为3组(各10例):牙髓炎(A组)、根尖周炎组(B组)、根管治疗失败组(C组).截除牙冠,在垂直于根管长轴的方向上,每个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离根尖6mm),根管尖段(离根尖3am);处理成碎块,提取样本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观察内质网应激在氯胺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观察PC12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双标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GRP78/Bip蛋白及内质网应激启动凋亡的标志分子Caspase 12蛋白的表达;并应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Sal
会议
探讨现代医学在气道高反应性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和中医药在降低气道反应性作用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各有其优势,将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结合将会有效降低气道反应性,减少呼吸道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