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第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21例)、低剂量(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19例)以及对照组(未使用他汀)20例,观察三组成功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TnI)指标。
  结果:高剂量组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19.0%;低剂量组7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36.8%,对照组11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55.0%。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上升较低剂量组、对照组高(P<0.05);MDA下降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cTnI上升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
  结论:PCI术前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较低剂量组可进一步降低AMI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能够减轻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为他汀类药物的调脂外(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9例置入CRT或CRT-D患者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
会议
  目的:初步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CRT-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应用体会。   方法:选择符合CRT-P指征的5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左室
会议
  本文介绍了CRT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益处,以及于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或非卧床的IV级,优化药物治疗的心衰   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是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所涉及到的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达100余种,本文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候选基
9月20日禁止乱称花园、山庄,深圳洋名楼盘将被清理!深圳特区内一豪华楼盘名叫“波托菲诺”(意大利某小镇名称)、深南大道旁边的一楼盘名叫“白金汉宫”(英国王室宫邸名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