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S数据辅助的天山北麓克里格雪深插值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北疆地区冬季降水比南疆多,积雪主要集中在11 月底至来年3 月,积雪资源非常丰富,占全国积雪资源的1/3,积雪在北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雪深是估算雪水当量和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和模拟春季融雪径流的主要参数,一直受水文和气象学家关注。目前,定量获取雪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和地统计插值两个方面。其中,在新疆的积雪研究中,冯学智等利用1981-1990 年1 月北疆地区气象站雪深观测资料,采用常规克里格法估算了雪深分布,其内插结果与试验区雪深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部分地区误差较大。原因在于,北疆地区地面雪深的气象观测站点分布稀疏且空间分布不均,利用常规克里格法估算区域雪深分布,因未考虑地形因子对雪深的影响和台站分布不均且稀疏造成的样本点稀少和空间不均的数据限制性,致使雪深插值结果在台站稀疏区域或缺少的区域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 MODIS 遥感雪盖产品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选择北疆地区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三市为轴心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面积约12 万平方公里的产业经济带为试验区域,研究区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地貌轮廓非常明显。将遥感数据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结合起来,取得更为精确和实用的雪深空间分布信息,考虑地形要素对雪深分布影响作用,解决了北疆地区观测站点少且分布不均影响空间插值精度的方法。通过MOD10A2 8d 产品获得研究区月最大雪盖范围,在无雪区构建虚拟气象站获取更多雪深空间样本观测值,提高样本点空间分布均匀性。然后,基于地统计学方法,运用克里格和协克里格法对研究区33 个常规气象站和虚拟气象站积雪累积期(12-2 月)最大雪深进行了空间插值,并利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插值精度进行了评估。从平均预测标准差、预测误差的均方根看,简单协克里金插值法较好看,考虑了海拔高度影响的简单协克里格法是最优雪深空间插值方法;加入虚拟站点后,插值结果很好地显示了研究区雪深时空特征。
其他文献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对防灾减灾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人工影响天气规模也迅速扩大,飞机增雨成为大面积人影作业的主要手段。,采用数字高频无线组网通讯技术,能很好地满足飞机增雨作业中的通讯要求,避免了传统的模拟信号通讯过程中存在的通讯质量不高、通讯范围小、缺乏定位信息等问题。通过建立中继站组成数字高频无线通讯网络,可以扩大飞机增雨的作业指挥区域,实现跨区域联合作业服务。安徽省现已建成的数字高频
为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宿州市气象局加大对辖区内的连霍、合徐、泗许等高速公路的信息服务力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制作高速公路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产品,全方位做好气象服务。本文从设计思路、主要功能介绍、技术实现及技术难点几方面,全面介绍了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系统。系统的实现是以现有的宿州气象网站为基础,开发语言为VB和ASP网页制作脚本语言,系统平台采用网页制作技术,构架上运用B/S
应用1971-2000 年华北、华中、华东各省1084 个站点的地面天气现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江南(31°N 以南)、江淮和黄淮(31°N-37°N)及黄河以北(37°N 以北)雷暴、冰雹、雷暴大风及降水时长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1971-2000 年雷暴、冰雹、雷暴大风和降水时长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和雷暴大风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少,逐年显著减少;冰雹发生次数在1988 年以前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山地冰川进行辐射收支研究对于揭示现代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以及冰川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祁连山老虎沟12 号冰川海拔5040 m 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08 年10 月20 日至2009 年10 月19 日的辐射各分量年变化和平均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年气温月平均值都高于冰川表面温度,大气是冰川的感热热源。受高海拔、云和地形的共同作用,老虎沟地区的太阳总辐射年总量达6
城市化过程与下垫面特征、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城市化的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密集建筑群、街区道路、高架桥等所取代,改变了下垫面的状况,导致反照率、植被覆盖度、粗糙度及土壤湿度等下垫面属性的变化,从而会改变局地地气系统的水分和能量收支,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为了研究我国迅速城市化区-京津唐都市圈(38-41 °N, 115-120 °E)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变化对局地气温和
配合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选取朝阳区1999~2010 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 年02 月06 日~ 03 月09 日探空资料,对该区的污染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与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及浓度变化有重要影响地温度场、风场、大气稳定度等气象因子、原因和条件。结果表明:朝阳区地面多年平均气温为12.6℃;年平均风速为2.2m/s;午后13:00~16:00 时左右风速达到最大,到凌晨0
2011年7月6日夜间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大风为主,主要影响北京北部地区,第二阶段以短时暴雨为主,主要影响北京东北部地区。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微波辐射计水汽资料、GPS 水汽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蒙古冷涡低槽背景下发生的。第一阶段降
利用北京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2009 年6 月至12 月通量观测资料,对这两个地区夏季和冬季典型晴天条件下的二氧化碳(CO2)通量的数值大小和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顺义夏、冬季节的CO2 全天均为正值,呈“碳源”特征;且受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冬季取暖的影响,夏季CO2 的昼间、夜间以及日平均值均小于冬季。小汤山夏季白天大面积玉米田地对CO2 的吸收作用显著,致使小汤山夏季日间CO2 总为负
Snow Fork作为轻巧便携的雪特性分析仪,能够方便并准确的测量瞬时积雪含水率和密度,近年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积雪研究中。根据多孔介质中孔隙率的定义,可应用含水率和密度推导得出积雪的孔隙率。孔隙率是积雪物理特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积雪的热传导、冰晶变质、坡面积雪稳定性、雪崩预测、雪融水下渗及山区融雪性洪水预警等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2009-2010年冬季,应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对中国
北疆作为我国三大稳定季节积雪区之一,积雪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冰雪科学工作者利用NOAA、陆地卫星和EOS等遥感数据研究大范围积雪动态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至今还未见到长序列、大范围新疆地区积雪水资源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对被动微波遥感SSM/I 亮温资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积雪密度经验算法,反演得到了准噶尔盆地1987-2008年逐日雪密度和积雪储量,并对雪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