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缺乏症诊断和治疗的新见解

来源 :第57届美国血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铁代谢的最新进展的指引下,诊断绝对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及功能性铁缺乏,评价了口服和静脉铁治疗的优点和缺点。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儿童和青年妇女.在发展中国家,铁缺乏是由于铁摄入减少和/或寄生虫感染导致,然而在高收入国家,素食,铁吸收障碍以及慢性失血是常见原因.即使储存铁是充足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也可导致造血的功能性铁缺乏.铁缺乏的诊断是简单的,除非它发生在炎症性疾病的背景下.因为低铁调素水平促进铁的吸收,大多数患者口服铁盐可以矫正绝对铁缺乏.不幸的是,经常出现的副作用限制口服铁的效率.静脉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因为目前的制剂即使是一次单次注射都可快速使全身铁正常化,并且在功能性铁缺乏及炎性疾病相关的铁缺乏中都有效.这些制剂是安全的,有效的证据正在积累.然而,高剂量铁的长期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在新药时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地位在逐步变化.多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和可获得的缓解已经改变了预后.在20世纪90年代,ASCT可以治愈50%复发的化疗
会议
围产期胎儿比其他时期的儿童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要大,而该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终生的智力和运动障碍、癫痫和行为异常.这篇综述介绍了围产期动脉缺血性卒中(PALS)和脑静脉窦血栓形
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大多数出血性疾病一般可通过基因表型分析得到诊断.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凝血因子编码基因特征得以明确,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对于血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以血栓形成和/或流产或以妊娠期发病为临床表现伴抗磷脂抗体(aPL)阳性为特征的疾病.抗磷脂抗体是获得性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与先天性血栓形成不同,它
30多年来,科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基因水平治疗血友病,使这种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的患者能自我合成足够凝血因子,避免反复的静脉输注治疗及其相关出血风险.设想未来新
随着安全的因子浓缩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血友病人群(persons with hemophilia,PWHs)的预期寿命在过去的70年中已经增长了将近10倍.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一系列与老年相关的问题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CBT)的出现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对人类重要免疫调控通路的了解;认识到肿瘤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免疫逃逸;靶向检查点受体以恢复有效的抗肿瘤免疫的单克隆
会议
慢性病性贫血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概念.但促炎症因子和铁生物学在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如今研究焕发新彩.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将慢性病性贫血与危重症、肥胖、衰老、肾功能衰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以骨髓中出现铁粒幼细胞作为特征的遗传性及获得性疾病.X连锁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由ALAS2胚系突变导致,杂合突变的男性,由于血红素合成缺陷和无效造血导
物联网技术已经在信息化时代越发成熟,从前几年概念的初步兴起,到如今处处都有物联网,可以说,物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安防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更是突飞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