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混凝控制特性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作者以实验室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从混凝剂用烧杯试验调查铜绿微囊藻的混凝控制特性,结果表明调节进水PH值对混凝单元去除铜绿囊藻比较有利.
其他文献
通过对垃圾填埋处理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研究,并根据渗滤液的特性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A-O-C-CL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出水ρ(COD〈,CR〉)=205.6mgL〈’-1〉、ρ(BOD〈,5〉=18.2mgL〈’-1〉、ρ(NH〈,3〉-N)≈0mgL〈’-1〉、色度=40(倍)、
通过对分离自洗煤厂的一株青霉菌进行人工诱变,选育出一株具有较强降解褐煤能力的突变株,将褐煤加到平板培养的该菌株上,经过36h开始被降解,将该菌株用摇瓶培养3d,其培养液也能降解褐煤
对光合细菌(PSB)菌液经稀释后喷施叶面可促进菠菜生长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施用PSB菌液后,可使菠菜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10.55℅,使CO2的吸收率和光合强度分别提高61.99℅、13.8℅,使二磷酸核酮羧化酶
利用味精工业发酵废水进行了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以生产生物农药的实验研究,经过对废成分分析和预处理、Bt菌种驯化、摇发酵配言正交优化实验和生物毒性测定,探讨了一条经济可行
笔者利用生物脂磷法与比耗氧速率法测定了微污染水处理中生物活性炭滤池内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了在进水氨氮与NO-N浓度较高的运行条件下,生物活性炭滤池硝化反应完全
作者初步分析了微囊藻毒素在给水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探讨了藻细胞在滤池中积累及滤后胞外藻毒素升高现象的消除特性.提出了高效安全的微囊藻毒素去除技术措施.
文章从生物控藻技术的探索性研究角度出发,指出了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与溶藻特性,分析了一种食藻原生动物的食藻作用,提出了生物控藻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从自来水厂用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特点谈起,重点讲述了臭氧发生器的一些运行数据及中频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及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