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固耦合计算的丹江口水库提高水位后诱发地震预测

来源 :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丹江口库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考虑库区已有的断裂破碎带和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运用ANSYS软件建立丹江口库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导入FLAC3D软件模拟计算不同蓄水位、不同时期的流田耦合应力场,分析流固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预测丹江口水库提高水位后的诱发地震可能性。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随耦合作用和水岩物理化学作用的逐渐增强,在宋湾—关防潍—旧浙川、上寺—黑桃园、林茂山—丹江口—青山港和紫山凹—旧均县等地会诱发一定量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在9.5 km附近;沿均郧断裂破碎带的郧县、习家店、石鼓关等地也会诱发一定量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在2~4 km和9.5 km附近,而在库岸周围的完整岩石区不可能诱发深层地震。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目前常用的桥梁工程震害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昌市的具体情况,采用经验方法,对西昌市区内的桥梁工程进行了震害预测。根据震害预测的结果,对西昌市的桥梁工程抗震减灾提出了参考建议。
汶川地震造成了安县供电网络的严重破坏。本文基于震害调查资料,介绍了安县供电网络的损失情况及震害特点,分析了电力设施的致灾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新建和加固电气设施提高抗震性能提供参考。
甘肃省陇南市部分区县受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严重影响。本文基于对陇南市多层砖混房屋震害的调查研究,探讨了该类房屋的震害特点,结合部分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就该类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处理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给出了其中一栋房屋的详细鉴定过程及加固设计,以为同类房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1984年Olson等人提出的离散波数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震源模型下的逆冲型地震产生的近断层地震动,研究了震源参数包括震级、断层倾角以及断层的上界埋深时上/下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震级的增大、或者断层倾角的减小、或者断层上界埋深的增大,上/下盘效应增强.即上、下盘地震动差别增大,从而证实了上/下盘效应是由倾斜断层的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
本文在地震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地震动的随机函数模型。首先提出了空间一点地震动时程的Fourier谱传递形式,并结合特定的震源、传播途径和局部场地模型给出了随机函数模型的具体形式;其次发展了窄带谐波叠加方法。将其应用于生成地震动时程样本,应用此模型对真实地震动时程记录进行物理参数识别和样本层面建模。结果表明,地震动物理随机函数模型能较好反映地震动的幅值和频域非平稳特性。
针对近场地震动场预测的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磁县断裂上7.5级地震震源模型的建立。全局参数主要根据区域地壳结构、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半经验标定公式确定。局部参数分两组,一组是描述凹凸体的,主要根据详细的活断层探查资料和标定公式确定;另一组是k平方模型参数。依标定公式估算,展示了生成的10个震源模型。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作为强震动观测的手段之一需要有成熟的方法来完成安装布设工作。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已有经验确定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自由场测点、平动测点、扭转测点和结构突变楼层测点等测点的初步位置,再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通过时程分析方法来确定每个测点的具体位置和必要的观测分量数目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费或观测条件不满足要求时取舍台阵测点的分析方法。以北京银泰中心主楼为实例布设其结构
由于多点人工地震加速度记录中低频信号的影响,采用常规积分方法所得人工地震位移时程曲线存在零线漂移问题。本文基于采样定理,在不考虑地面永久变形的前提下,研究了一种积分权系数算法。在基本保留低频成分的情况下,使积分后的地震速度和位移最后时刻都能归零,并且速度和位移是以加速度直接积分获得的,能够有效的保证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严格的教学积分关系。数值算例表明:经权系数法积分所得位移记录可以满足大尺度空间
本文分析了我国强震动台网中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阐述了铱星系统提供的SBD短数据服务业务,初步设计了基于铱星SBD业务的强震动数据传输流程。选用通用的数字强震仪,结合N102型铱星数传终端.实现了在数字强震仅触发型数据的传输。
空间网壳结构发展迅速,对其在未来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也日趋重要。多地震动记录IDA方法能够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但对于该方法中地震动持时及数量确定问题在空间网壳结构中的研究还不深入。本文通过拟合网壳结构强震下的各项响应得到结构考虑材料损伤累积的损伤因子,通过比较不同持时和不同数量的各个分级损伤值易损性曲线,确定空间网格结构的持时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