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疼痛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lau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近10年用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椎体压缩(压缩程度大于70%)100例,通过评价术前及术后一周,一月的VAS及QOL评分,并统计术后骨水泥外漏的发生率等综合评价疗效.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82例,体位改变的VAS评分在2分以下,生活质量评分(QOL)70以上.骨水泥外溢在40%,未见引起严重神经症状,其中,椎体上下椎间盘漏占70%,椎体前缘漏在28%,椎体后缘漏占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D39+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接受首次肾移植受者30例,术后28天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14例(AR组),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6例(NR族)。所有受者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治疗。以健康志愿者12例为健康对照(HC组)。采集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经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目的:研究受者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肾移植术前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受者CYP3A5基因型,术后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他克莫司(Tac)浓度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环孢素A(CSA)浓度,并用血药浓度/剂量比(C/D)优化;
目的:研究不同FK506血药浓度对肾脏移植术后血脂、尿酸的影响及与GNB3 C825T多态性的相关性情况。方法:将8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依据FK506浓度分为普通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分两组,免疫抑制方案:甲基强的松龙(MP)和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片(MMF)及舒莱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统计患者移植后1,3,6,12月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尿酸的平均水平,评价FK506治疗浓度差
目的:(1)探讨胸廓切开术后72小时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是否可以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强度;(2)阐明胸廓切开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78名因肺部肿块(良性及恶性)接受胸廓切开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47例,A组患者术后72小时予以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2 μg/kg/min)加静脉自控镇痛,B组患者予以持续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加静脉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药物配方
会议
目的:造成我国剖宫产如此之高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分娩疼痛的恐惧,是产妇选择剖宫产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减轻分娩疼痛是促进自然分娩的关键.方法:分娩镇痛一般可以分为药物性镇痛和非药物性镇痛两大类.1.药物性镇痛:(1)笑气吸入性镇痛.(2)肌注镇痛药物:①杜冷丁:具有较强的镇静和止痛作用,能使子宫颈肌肉松弛,通过镇痛,加强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中枢的作用,利于加强宫缩强度和频率,调整不协调宫缩.
会议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靶点穿刺入路个体化的最佳途径.方法:选取20例做椎间孔镜的病例,应用256层CT,1mm层厚从腰1椎体到骶5平面连续扫描,扫描数据应用软件形成三维立体图像,可在不同层面显示突出物以及与周围神经,血管,骨性结构的关系.精确测量从皮肤到达突出物的深度,角度,对应于皮肤的体表骨性定位以及穿刺入路途径的解剖结构.
会议
目的:探讨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不同浓度医用臭氧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20、40、60 μtg/ml)医用臭氧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进行干预,24h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12细胞中JNK/MAPK、ERK/MAPK及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高浓度(40、60 μg/ml)医用臭氧均可使PC12细胞中p-JNK、p-P38表达明显增加,ERK的表
会议
近年来,臭氧介入治疗己被广泛应用于颈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综合症、软组织病变和关节痛等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医用臭氧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而且医用臭氧神经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将对医用臭氧神经毒性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会议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45例,年龄75~98岁,平均83.2岁,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手术过程均为局麻下经单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以及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
会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PR重建在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靶点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PR重建,对突出靶点进行精确定位并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然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位于突出椎间盘内,治疗后腰腿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