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介绍国内外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从狂犬病病毒进化、分布及分子基础、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狂犬病单克隆抗体全球研发进展、奥木替韦单抗研发历程等四部分展开。报告从狂犬病病毒属、狂犬病病毒株的分型引到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毒株,结合近10年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以及狂犬病防控领域暴露后预防处置情况,指出被动免疫制剂使用不足是我国近年人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随后引用目前狂犬病病毒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介绍了狂犬病病毒在体内的感染、传播过程,并详细介绍了抗体关键的靶向抗原位点所在的G蛋白,对G蛋白上的关键表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目前研究发现表位Ⅲ最易引发突变,表位Ⅰ保守性最强。报告第二部分介绍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四个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四代单抗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单抗和多抗优缺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狂犬病单抗的全球研发进展。按照单抗技术发展的先进性介绍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药物研发进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进入临床三期至已成药的狂犬病毒单抗基本信息、靶位的选择,详细阐述了临床试验设计并进行数据解读,从技术层面剖析单抗产品的优劣。报告最后介绍国家一类新药、全人源设计的奥木替韦单抗的研发进展。指出实验已证实奥木替韦单抗能够中和中国境内的所有种群街毒株,顺利进行了临床前研究并完成了严苛的三期临床试验,在国内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领域率先获得了完备的临床数据,即将于2021年年底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