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Si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负载Pd催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稀土学会第十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1234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硝酸铈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不同CeO<,2>含量的一系列复合氧化物.利用物理吸附仪,XRD,IR等手段对复合氧化物的织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采用该法可制备高比表面积的CeO<,2>-SiO<,2>复合氧化物,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逐渐降低;CeO<,2>的结晶逐渐完善.最后对5CS复合氧化物负载Pd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具有CO低温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采用共沉淀和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阴离子粘土前驱型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样品经XRD、FTIR、TPR、TG-DSC、SEM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铜含量在掺杂和不掺杂稀土时对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含铜量增加催化活性增加;未掺杂La的催化剂在高温下出现失活现象,而掺杂型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同时,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在不同制备前驱物pH的条件下,使用共沉淀和水热法合成的阴离子粘土材料,合成时
对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二氧化铈在催化剂制品中的应用.采用外场凝胶化学技术,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铈具有性能优越,容易产业化.纳米级CeO具有比表面大、表面活性高的特征,非常适用于催化材料.介绍了纳米CeO在汽车尾气催化、化学催化、燃烧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Pd/CeO-ZrO催化剂,探讨了制备方法对其三效性能的影响.CO吸附测定催化剂表面贵金属分散度,H-TPR实验揭示了不同负载方法制备的Pd/CeO-ZrO催化剂中Pd/CeO-ZrO载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的Pd/CeO-ZrO催化剂Pd颗粒和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催化剂有较高的三效活性.用浸渍法制备的Pd/CeO-ZrO催化剂的活性欠佳.
利用TPR/TPD手段对LaCoPdO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CO的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经过还原处理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氧吸附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从而使催化活性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CeO等稀土氧化物是重要的催化剂原料.其中CeO因能提高铂族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钕和镁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如钙矿型化合物)是优良的燃烧催化剂,在工业废气治气治理有应用前景.2000年全世界汽车尾汽净化催化剂消耗的稀土估计为4500吨,其中CeO为4000吨,NdO为500吨.制备小颗粒,大比表面稀土氧化物对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优质原料,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多个系列的类钙钛石(ABO)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系统地研究探讨了该类催化剂的晶休与光谱结构、缺陷结构、对NO和C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对氧的吸脱性能及氧化还原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考察了上述多个系列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Ni系ABO复合氧化物是NO直接分解的高活性催化体系,特别是LaSrNiO催化剂具有很高NO的分解活性,其活性高于文献报道Y-B
采用Sol-Gel法、浸渍-提拉法制备了均匀掺杂(P-Sm)、交替掺杂(A-Sm )、层间掺杂(M-Sm)、底层掺杂(B-Sm)、两端掺杂(E-Sm)、表层掺杂(S-Sm)等不同形式、不同浓度Sm掺杂TiO的光催化剂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UV-Vis透射光谱及电化学实验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甲基橙清液的光催化降解表征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量Sm掺杂均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其中以0.5at.﹪
制备了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TiO-LaO,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丁酸丁酯,探讨了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TiO-LaO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正丁醇与正丁酸的投料摩尔比n(醇):n(酸)=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1h,丁酸丁酯的收率可达90﹪.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BaMAlO(M=Mn,Co,Ce)催化剂,详细研究了M对催化剂相组成、比表面积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Mn促进六铝酸盐的形成.Mn基催化剂比表面积虽低,甲烷燃烧活性却较高.Ce基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甲烷燃烧活性也超过Co基催化剂,但仍比Mn基催化剂的活性低.Ce和Mn的共同作用使CeO/BaMnAlO催化剂不仅比表面积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甲烷燃烧活性.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系列CuMgAlFeNO类水滑石(CMAFNO-HTLC),可得到结晶良好的类水滑石材料,并通过XRD、TG-DSC、FTIR、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