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及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关于“鉴定时限、终止鉴定”各自的规定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gang3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述当前中国公安机关及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关于"鉴定时限、终止鉴定"各自的规定,每一位司法鉴定人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体会,运用于实践办案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些完善的具体条款,充分说明中国司法鉴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法医鉴定体系改革,应建立鉴定机构资质等级分级制度,成立法医鉴定专家委员会行业协会,加强对鉴定机构的业务指导监督,负责制定法医鉴定质量控制行业标准,加强对鉴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已于2014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标准中分部位对损伤程度评定条款作了清晰明了的规定.如果仅根据医院诊断或辅助检查结果、不考虑损伤的成伤机制而简单的依据该损伤与标准相对应的条款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相信具有一定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小学生也能胜任,那么"鉴定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进行的法律规定"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对于特殊鉴定多注意有关损伤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但可以理清外伤性和
技术性证据审查,指派技术人员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办案中涉及的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的活动.因此,最终推动立法,将技术性证据审查明确强制性纳人办案流程,才能真正起到审查的作用,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对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述当前中国公安机关、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关于"鉴定工作纪律与责任""法律责任"各自的规定,每一位鉴定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关于“鉴定工作纪律与责任”“法律责任”每一条文的详细内容。将其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客观、公正是每一位职业鉴定人的生命线。这些条款的出台,再一次说明鉴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鉴定机构为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应强化国家认证认可体系下的技术监督,切实保障司法鉴定工作质量,严格行政管理,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鉴定人队伍,高度重视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工作。
笔者认为在多数不具备条件的地级市,与其对基层公安机关法医工作放任自流,不如将全市法医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势必更加有利于全市法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队伍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成本,防止装备够买的浪费。
本文简述当前中国公安机关、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关于"鉴定人的权利、出庭作证"各自的规定,每一位鉴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每一条具体的内容,正确理解相关内容,运用在实践办案中,这些条款的出台,再次证明中国的司法鉴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简述当前中国公安机关、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关于"出具鉴定文书"各自的规定,鉴定人员必须读懂各个条款的内涵与外延。力争提高整体能力与水平。
本文浅谈检察机关法医鉴定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应大量加强法医队伍和设施建设,规范法医鉴定程序,建立健全误鉴、错鉴追究制。
专家辅助人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控辩双方了解专门的技术问题、就鉴定结论进行质证,起到对某一专门性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作用,让法官用以审查判断鉴定结论的手段,科学地认定案件事实。经当事人委托聘请,专家辅助人就案件有关问题进行出庭质证,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准许。本案的专家辅助人介入方式和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