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快离子导体Li,1+2x+yAl,xSm,yTi2-x-ySi,xP,3-xO,12系统的研究

来源 :首届国际华厦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无机固体化学和合成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LiTi<,2>(PO<,4>)<,3>为基,以天然高岭石为起始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1050℃)制得了一系列新的锂快离子导体材料Li<,1+2x+y>Al<,x>Sm<,y>Ti<2-x-y>Si<,x>P<,3-x>O<,12>。系统的合成温度随x和y值的增大而降低。应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y=0.3,x=0.1的合成物的电导率最好,其在室温下的电导率为3.96×10<-4>S/cm,400℃时电导率达2,38×10<-2>S/cm,200~400℃内的电导激活能为32.6kJ/mol。XRD分析结构表明在x=0.1,y≤0.7;x=0.2,y≤0.4及x=0.3,y≤0.3的组成范围内均能得到空间群为R3c的合成物。
其他文献
报道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维无限链型穴状杂多化合物,(NH)[Co(NH
采用室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Keggin结构KPmoO·8HO纳米粒子,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化事物组成和结构,经透射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证明:KPmoO·8HOO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在5~21nm,平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eO纳米微粒,在常压高温和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了纳米使用XRD、TEM、EP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对纳米固体的晶粒结构、晶粒尺寸、界面相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核钴卟啉,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UV、H NMR、MS证实,其双氧配合物的结构经ESR证实为超氧金属配合物。结合方式属于Co-O-Co超氧桥式类型。
在BaO-COO-NbO三元系统中,用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铌酸盐BaCoNbO。利用四圆单晶衍射仪测定晶胞参数,然后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进行了物相分析,对该化合物的粉晶衍射数据进行了
根据溶胶-凝胶反应水解、缩聚的特点和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形成规律,分别以盐酸和六次甲基四胺作为酸性和碱性催化剂,使前驱体溶液的最佳酸度达到近中性,采用2步容胶-凝胶法在前驱
尝试用对氯苯甲醛与KOH直接固相反应,在室温(25℃)下进行时,高产率地得到了岐化产物--对氯苯甲醇和对氯苯甲酸;用邻苯二甲醛与KOH直接固相反应,在室温(18℃)下进行时,发现反应24 h
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温环境的量热计,以4 mol·LHCl作溶剂,测得L-缬氨酸与醋酸铜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23.615 kJ·mol,并计算出配合物trans-Cu(L-Val)的标准生成焓△rH=-8
该文采用蒙脱石(Swy-2)和甲基紫晶(MV)制备了复合信息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氧传感器和次黄嘌噙生物传感器。该两种传感器不仅制作简便、寿命长,而且灵敏度高。该氧传感器灵敏
当参政价稀土离子(Sm,Eu,Tm,Yb)取代含四面体硼酸根和磷酸根的化合物的二价碱土离子时,利用不等价取代而产生的缺陷所带的电荷,可在高温的空气下使稀土离子还原成二价,不需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