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2006BAD08A17)主要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新入侵物种灭除在“萌芽”状态或狙击其扩散蔓延,不仅“功在疫区、功在当代”,而且“功在非疫区、功在千秋”。 本课题重点以新近传入我国并暴发危害和已传入我国时间稍长并局部分布和暴发的10余种农林入侵物种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发生扩散和成灾规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其紧急处理技术和环境调控新技术以及综合控制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灭除、阻截和控制了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扩散蔓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机服务组织积极购置更新各类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抢时抢墒搞好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奠定了良好的物质装备基础。为了促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探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一种病害,其症状与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有相似之处。该病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受害叶鞘呈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或水渍状腐烂。根据其发生部位,命名其为玉米鞘腐病。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很少,生产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仅在2008年,徐秀德等报道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春玉米上发现了玉米鞘腐病。因此,开展该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引起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由于南方灰飞虱发生较重,随小麦收获及气流影响5月末到6月初,大量灰飞虱迁入,加之本地越冬虫量较大,济宁地区连续几年特大发生。灰飞虱不仅直接为害农作物,而且还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小麦病毒病等农作物病毒病害。造成我市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严重发生,对水稻
@@本研究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云南省的664份玉米品种进行了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锈病、纹枯病、鞘腐病、穗腐病和丝黑穗病等9种病害的抗性鉴定。659份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没有一份表现为高抗,抗性品种27份,中抗品种77份,中抗以上品种占15.778%,高感品种291份,占44.16%,中感品种71份,感病品种193份。642份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表现为高抗的177份,抗性
@@采用秋季玉米收获后不翻耕土地,翌年春季播种前,用旋耕机将玉米根茬打碎使其适于播种状态。播种时采用开沟平播法,垄作行距65cm,株距30cm,玉米品种为丹科2151、丹玉39。种植密度为51300株/hm2。一次性施入长效底肥,播种后用除草剂封闭。整个生长季不进行任何铲耥的耕作方式,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本研究就辽南瓦房店地区连续三年改变耕作方式条件下的玉米苗期及玉米吐穗、灌浆期的病害发生情况进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已知桃蛀螟的寄主植物有100余种,除幼虫蛀食桃、李、杏、梨、苹果、无花果、梅、樱桃等果树外,还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蓖麻、姜科植物等作物及松、杉等林木。
@@木霉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因子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木霉菌、抗生素和壳寡糖如果做为种衣剂的组分均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如何将此三种组分有机组配成种衣剂,最大限度发挥三者的优点,将大大提高复合型种衣剂防治玉米土传病害的效果和稳定性。本试验对木霉菌、申嗪霉素和壳聚糖复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玉米茎基腐病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
@@入侵生物通过改变种间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崩溃和功能衰退。本课题针对森林与水生生态系统,以相应的重要入侵物种松材线虫、紫茎泽兰、外来鱼类等为对象,从群落/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入侵生物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崩溃和功能衰退的机制。
@@本课题围绕实时监测与有效阻止已入侵物种在我国进一步扩散蔓延的重要问题,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研究为核心,就已入侵有害生物的适生性区域与概率、风险生成模式与定性定量评估指标体系、种群扩散传播模式与大尺度监测进行重点研究,建立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平台系统,提出其控制预案和控制标准,为防范其在我国的扩展蔓延与早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本课题围绕外来入侵物种逃避原产地天敌制约、致使突发成灾的科学问题,以已成灾的重大入侵物种(豚草、空心莲子草、椰心叶甲、烟粉虱、苹果绵蚜、西花蓟马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以生物控制为核心农业入侵物种区域性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为重新建立自然平衡与制约关系、大幅度提升自然控害作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