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平台建设规划与实施

来源 :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五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业务人员为主体, 全面提升医疗决策、医院管理和诊疗水平上来。根据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 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在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中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总体设计、 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抓好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和连点工作;加强医院信息的数据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信息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利用信息 化手段改进医疗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改善监管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提高医院的 监管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为方便就医,网上预约挂号能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方法:利用门户网站实现网上预约挂号。门诊预约挂号系统,主要利用ASP.NET和数据库技术,采用B/S结构模式开发实现的。结果:既方便群众,也改变了就医环境。结论:通过预约挂号系统的实现,为数字化医院夯实了基础。
胸痛或胸闷常预示着致命性心脏疾病,而对于心脏疾病的抢救,时间是关键。我院利用远程物联网技术建立了首个军民区域协同远程急救网络,旨在赢得胸痛急救的黄金时间。我们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急救现场和救护车上病人心电等生理指标的采集、接受和发送,通过3G网络和卫星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本文介绍了远程急救网组织架构、技术实现方法、运行概况、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用药安全是保障病人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本文从医院临床信息系统集成改造角度,分析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环节以及发生原因。基于药品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为更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进行临床信息系统集成改造规划。针对国内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对比规划内容,以北大人民医院临床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案例为基础,分析探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未来的方向以及需要引入的新技术、新工具。
在新一轮医改政策的驱动下,DRGs(诊断相关分组)作为医疗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工具,正在逐步试点和推广。这一变革促使医院内部的管理开始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临床路径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工具之一,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为基础的情况下同时降低医疗成本。这为按“一次住院”为支付单元的DGRs带来了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效益的有效管理工具。根据DRGs支付制度的特点,分析这一支付工具对临床路径的应用带来的积极推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很多医院目前都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在这方面的工作。精细化管理包含理念、意识和方法三个层面的含义,医院的管理者只有深刻领会了这三个层面的含义,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精细化管理推进方案。广医一院根据自身的管理现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精细化、医疗服务管理精细化和后勤管理精细化五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提出了规划、培训、持之以恒等五条指导
目的,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临床信息模块中获取的诊疗数据,研究智能数据分析工具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对我科口腔门诊713名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口腔疾病诊断、治疗项目及相关疾病等情况用SQL Server 2005 Analysis Services进行试验性分析尝试。结果,智能数据分析工具给出的客观数据分析结果与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十分吻合,还提示了一些新的科研结果的线索。结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方便使
目的:了解成都市民就医选择医院的需求和行为模式,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起点等距辐射抽样法原则,在成都市主城区抽选调查户,共完成1300个居民家庭的入户调查,对其今后患病就诊时首选省级以上医院、市级医院或区级医院,以及选择医院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⑴选择到医院就医者595人(45.77%),药店买药546人(42.00%),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18人(9.08%),其他41
分析目前医院决策支持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决策支持利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医院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数据共享及数据质量问题;医院信息化相关标准;医院业务与管理的复杂性,决策支持人才缺乏,决策支持技术应用不够等,提出了基于问题的相应策略。
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是新医改形式下医院科学管理,切实解决“看病贵”现象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医疗机构迎接单病种付费这种新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选择能反映疾病费用、效率和疗效的统计指标计算综合指数值,用以分析科室在疾病诊治、提高效率和控制费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进行单病种质量与费用控制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合理诊治疾病、缩短住院天数已成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一
目的:通过探讨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中国肛肠界的专业网络系统,以此推动肛肠学科发展,加快肛肠学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步伐,为众多肛肠病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为肛肠科临床医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加强各地肛肠学术交流和信息、资讯共享。方法。结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