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水源地脆弱性及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第四届海峡两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是威胁水源地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结构是制约水源地脆弱性强弱的重要因子。从水源地的水文地质结构抵御外界污染的能力出发,利用地下水GMS模拟系统和东武水源地钻孔资料,实现了水源地水文地质结构实体的可视化;在此基础上,运用DRAMIC模型对水源地进行了脆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源地的两个含水层(孔隙水、岩溶水)为本质脆弱性较强,第四系孔隙水较易受到污染,岩溶水容易受到第四系孔隙水的污染。进而构建了反映水源地安全内涵的由水量、质量、脆弱性和生态环境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为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后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进行了较深入地探索。
其他文献
环保部门于2002年完成全国319公顷农地土壤重金属调查与场址列管计划后,即针对超过相关法规管制标准之农地进行整治改善下作。其中重金属污染物铬、铜、锌及镍整治方式为深耕
由三氯乙烯(TCE)所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ERM在我国南方某地的一次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中发现了由高浓度的TCE,及其降解副产物反-1,2-二氯乙烯(Cis-12-DCE)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下热水2H、180、13C、14C、34S分布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关中盆地腹部与其周边地区地下热水环境同位素异同的现象及其水文地质意义,论证了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补给
会议
关中盆地中部西安、成阳地下热水是中国典型的地压地热流体,在该地区进行同位素水化学研究,对于丰富地压地热流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关中地区地热水的δ180和δD的研究表明:
台湾地处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有利于生物分解法处理有机物污染土壤,本研究拟探讨疏水性沸石及稻草对甲苯及水气的吸脱附行为以作为生物分解法处理离地或现地污染土壤之应用。结果
会议
研究了KMnO4-O3臭氧化体系氧化降解地下水中低浓度硝基苯(NB)的效果和机理,考察了O3、KMnO4和pH值、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和HCO3-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独臭氧化硝
选择菲、蒽和芘作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模拟淋溶条件下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1)菲的淋出率最高,葸次之,芘的淋出率最低。120PV时,菲的淋出率达到53.16%、蒽的淋出率达
薄膜介面探测器(membralle interface probc, MIP),为一现地直压式即时侦测工具,可同步侦测地下环境中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质及导电度之空间分布,已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
以上海某化工厂地下水环境监测为例,从污染因子的识别、监测网的布设和监测井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
会议
由于石油污染物具有组成复杂性、生物难降解性和较低的生物可利用度等特点,在石油污染物微生物原位治理中,土着微生物往往难以有效、快速、彻底地降解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石油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