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南富水区气井产水现状及排水采气技术对策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i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榆林气田富水区开发时间的延长,气井地层压力及产能逐步下降,低产气井逐渐增多,气井产液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日产气量远远小于临界携液流量,部分气井井筒积液严重.通过对气井产水现状的分析研究,掌握富水区开发现状,建立积液判识模型、优选泡排药剂,完善、形成富水区块配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富水区气井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清管器是清理输气管线内杂质的有效工具,但实际清管作业中由于复杂的管内情况常出现清管器遇卡现象,由于遇卡位置难以确定导致输气管线停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用的清管器定位系统多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由于管线电磁屏蔽的原因,使得基于该原理的相关仪器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理想.基于振动检测的清管器定位系统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清管器在管线中运行时产生一定特征的振动波,通过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和相关算法将其
随着靖边气田的持续高效开发,部分单井由于井口压力、产气量不断下降,进入增压开采模式生产.本文通过开展室内和现场试验,对现有保护器在低压低产模式下座封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确保在气井生产过程中出现采气管线破裂等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自动切断气源,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成为时代的话题,为了有效的监测天然气净化厂重点环境污染物,在酸气焚烧炉尾气排放点设置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本文对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等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对系统的设计、使用提出整改建议.
落实剩余储量及其分布规律是气田中后期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井控面积法落实单井地质储量,同时分析了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影响因素为砂体展布、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开发井网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剩余储量的分布现状并认为剩余储量以动用和未动用两种类型存在.
由于储层性质与沉积物埋藏后的成岩作用有极大关系,成岩作用研究日益成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等研究,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主力气层山西、太原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造成双重影响.成岩初期的绿泥石膜对孔隙的保存起到积极作用,溶蚀作用极大程度地改造了储层物性,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压实作用破坏了早期原生孔隙,伊利石、晚期铁方解石及
榆林南区已投入开发14年,自然稳产期11年,已处于稳产末期.由于山2储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加上气田采取滚动开发方式,致使气井或井区投产时间不一,开发过程中显露出各井区的地层压力下降不均衡、单井控制储量差异大、部分区域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而且,随着气田不断开发,低产井、间歇井逐年增多,产能不断下降,如何调整开发对策、保持榆林南区持续稳产迫在眉睫.因此,根据气田开发实际,本文开展气田流动单元精细
子洲气田2006年投入开发建设,2007年8月底投产,经过多年滚动开发,2011年底建成15亿/年产能规模,目前已稳产4年多.本项目在进一步深化气藏地质研究、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落实气井动储量,研究泄流范围,评价目前井网的合理性,提出加密调整井位;为实现气田的长期稳产奠定基础.
榆林南区连续稳产11.2年,已处于稳产末期,目前井口油、套压已降至6~8MPa,低产井、间歇井不断增多,冬季应急调峰能力下降且有限.因此,开展增压时机探讨是非常必要的,从而达到气田有效增压,有效开采,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清涧新区自2012年开发以来,目前已累计完钻气井47口.钻遇效果表明,主力气层山西组山23段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试气结果显示山23普遍产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基础上,研究产水气井分布特征,确定水体规模,总结气水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指导下一步的开发部署.
随着榆林天然气处理厂投运年限增长,回注井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蚀、穿孔、结垢现象,造成了处理厂回注压力升高,回注效率低下,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影响回注系统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回注井腐蚀机理及腐蚀主因,为下一步的回注井腐蚀防护做好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