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教学改革

来源 :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院校开设了制冷与空调专业,但是对该专业的教学把握得不是很好,难以培养全方位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我们针对目前的一些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革。一方面,老师要刷新自我认知,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再上的领导者,而是作为这个课堂的导演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也要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式,掌握学习方法,破除“高分低能”制。另一方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意识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对优质课程推出网络慕课课程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将自主研发的制冷空调装置计算机仿真软件GREATLAB引入到制冷装置设计的课程教学之中,加强学生对于制冷原理及制冷系统特性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能力,为后续的暑期生产实习环节夯实专业基础。经过两届学生的教学试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效果良好,且创新能力得到有显著提升。
本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各门课程设计按照逻辑关系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突出了设计题目的 多样性,强调了设计过程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出了学生成果的考核等综合改革方案等,有效的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供热工程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与各种节能新设备和供热系统节能新理念密切相关,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度。结合切身教学体会,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求对其他类似课程或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机制的引入,实践教育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但关键是如何将实践意识以及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提到应有的高度。本文对一门选修课中的实践环节以及具体做法进行了介绍,强调不能将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替代或视同为实践教学环节,利用科研实验台为媒介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需要。
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是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支柱。基于高等院校热能类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与科研创新团队,人员重合,概念混淆,建设方案和思路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和可行性管理方法分析,为高等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近三年的建环专业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建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以及满意程度。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对天津商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
针对流体输配管网课程具有专业知识覆盖面广、管网种类繁多、内容繁杂、抽象,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背景、课程学时有限等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感受,对课程系统逻辑框架构建、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本文分析了工程热力学课程难学难教的原因。在比较分析国外经典教材理念与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突出专业特点为主线,从教材内容的改进,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的观点。
《燃气燃烧与应用》是敝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门模块选修课。在天然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天然气高效利用技术人才,推动热电冷联供和分布式能源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事业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综合教学科研及学生就业情况等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作了若干改革尝试,期望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在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建筑节能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门很受欢迎的专业选修课。为适应专业教学国际化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江苏大学探索了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方法。文章结合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方面的教学工作,总结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法,全英文教学模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