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EC、IEEE等国际标准看配网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发展

来源 :2017输变电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IEC60099-4、IEEE62.11、GB等国际标准历年版本相关内容的修订情况,对配网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以下简称MOA)的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从IEEE62.11、IEC60099-4、GB1132中关于配网MOA的电气负荷联合作用试验(动作负载试验)程序的角度从发,梳理了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变化发展,并结合配网用MOA的实际运行工况,对三类标准进行分析比较.IEC、IEEE标准对MOA的各种电气负荷联合作用的试验处理的方法和总体思路基本一致,但在试验程序和技术细节上有差异.当前IEC、IEEE有效版本都是采用8/20雷电冲击电流波形对配电MOA注入能量或电荷量,符合配电MOA的实际工作状况.GB11032正在修订,希望能够有更多中国在配网MOA中的科研成果和运行经验写入其中,推动配网MOA的技术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直流用绝缘子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新型材料研制直流用绝缘子产品相继推出,江苏金三力电力器材实业有限公司所研制和生产的直流用聚合晶硅绝缘子,便是其中之一,该产品选料均为低碳环保的清洁绝缘材料,属于不可击穿的长串型,机械强度以及电气性能均能满足超高压、特高压直流线路安全运行的需求.
为提高直流线路用支柱绝缘子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经济性,本文首先对聚氨酯的合成机理、种类进行阐述,然后探究缩小硬质聚氨酯泡沫孔径并提高孔泡均匀性的配方,通过研究不同配比原料发现1:1配比发泡制得的聚氨酯试样用光镜观测发现孔泡均匀度较佳且孔径较小;本文进一步用光学显微镜和SEM观察发现,市面上某用于绝缘子内填充聚氨酯泡沫的孔泡形貌为不稳定的球形,本文制样孔泡更为接近稳定的五角十二边形,因此
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直径的电力变压器套管承受内部负荷时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空心瓷绝缘子的半径越大,机械强度越低;整体成型的瓷套的伞裙可提高瓷套20%左右的强度;密封可引起法兰盘口与第一伞裙间瓷表面区域存在应力集中;绝缘子端面密封面与密封胶垫应力集中现象较为严重,可导致密封胶垫老化失效;适当选择性能优越的胶垫和较高法兰盘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采用球窝联接的绝缘子串在受到垂直拉力和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脚球会在帽窝中发生滑动或倾斜,在GB/T4056--2008《绝缘子串元件的球窝连接尺寸》中,将因滑动或倾斜造成的钢脚轴线与铁帽轴线的夹角分别命名为α角与β角.用图解法分别求出各联接α角与β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发现当其余尺寸不变时,脚球上表面圆弧(r1)和帽腔上表面圆弧(R1)的增加将导致α角减小;锁紧销厚度增加,帽窝空间变小,β角随之变小
本文着重分析安装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后塔头的绝缘配合情况,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在全相和非全相运行时,雷击工况下的支撑件的电气应力和机械应力,支撑件的长度对整支避雷器老化的影响,引申标准对支撑件的电气性能要求.结合运行经验提出外串间隙线路避雷器的要求和安装方法.
表面憎水性能优劣是影响线路复合绝缘子能否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本文以运行后的110kV线路复合绝缘子为样本,采用喷雾法和接触角法,参照现行检验标准,对其表面进行憎水性研究,着重考察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表面后在四个不同特性阶段下的憎水性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附着自然污秽的硅橡胶表面与无水乙醇清洗自然污秽后的硅橡胶表面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憎水性能,HC分级值能比较准确反应有老化现象的硅橡胶表面憎水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商用氧化锌(ZnO)避雷器电阻片直流老化前后的I-V和冲击大电流特性.通过介电谱分析了ZnO电阻片的缺陷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老化之后泄漏电流和冲击残压增大,非线性系数下降.不同的试样老化后性能变化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ZnO电阻片的本征缺陷结构来解释.通过对介电谱的结果进行拟合,获得了ZnO电阻片本征缺陷(氧空位V.和锌填隙Zni)的特征参数.研究发现,本征缺陷锌填隙对Zn
本文通过固相法制备了0.8Y2/3Cu3Ti4O12-0.2CaCu3Ti4O12和0.4Bi2/3Cu3Ti4O12-0.6CaCu3Ti4O12复相陶瓷并且进行了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复相陶瓷中击穿场强和非线性系数都有显著的提高,相比于相比CaCu3Ti4O12的击穿场强1.24kV·cm-1和非线性系数4.93,0.4Bi2/3Cu3Ti4O12-0.6CaCu3Ti4O12的击
通过现场实地考察池州三范变10kV梅龙线的线路运行情况,结合线路历年事故统计分析,提出一种综合有效的防雷治理措施,对线路进行改造以达到保护线路能经受雷雨季节的多雷冲击,避免发生断线、跳闸等停电事故,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笔者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些年来在避雷器技术领域内的设计、试验的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对GB11032-2010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以下9个方面:动作负载试验;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复合外套避雷器密封试验;多柱电阻片柱电流分布试验;配电网用避雷器的能量耐受试验;避雷器电位分布的计算及测量;避雷器抗震性能试验和脱离器试验的等方面.对试验项目的修订提出了看法.建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