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合成油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来源 :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化工企业的增多,对于其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化工企业风险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预警过程为主线,并对不同预警指标体系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合对煤基合成油相关工艺流程的研究,对适合煤基合成油的风险预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透平机械是在航空、舰船以及炼厂等工程和工业领域广范应用的关键设备,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与动态贝叶斯的透平机械可靠性分析方法,既改进了传统故障树的单向推算及二值性的缺点,也克服了贝叶斯网络建模的困难,充分利用了故障树建模的优势与贝叶斯强大的逻辑推算能力.最后通过某烟气轮机机组进行了实例分析,利用GeNIe软件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为探索注惰对煤矿封闭火区状态的影响规律,论文基于封闭火区注惰灭火理论,对不同种类惰气的特点进行分析,应用流体力学及注惰射流等理论,对封闭火区内的注惰量及注惰速度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推导出了注惰使得火灾熄灭理论时间的计算模型,揭示了注惰对煤矿火区产生"活塞作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惰气以不同流态注入封闭火区内时,其灭火效果以及对封闭火区内瓦斯爆炸危险性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区别,火区温度下降速度与注
现有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的事物系统,具有诸多不同于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其安全性评定要涉及许多特殊的问题.首先阐述建筑物安全性的内容、特点,说明安全性是建筑物结构可靠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针对建筑物安全性评定体系进行研究,重点是上部结构安全性的评定体系中的构件安全性评定体系和地基基础安全性的评定体系中的地基/桩基安全性评定体系.建筑物安全性评定尚处于发展之中,本文希望对从事建筑物检测、鉴定、维修、加固以
2015年8月12日晚,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该事故为案例,依据事故调查报告,运用事故因果图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帮助.
安全制图技术借助图标直观标示安全信息,并与工程图纸配套,是安全系统分析和事故防控的重要辅助手段.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安全色、安全标志等国标,重点讨论了安全图标设计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若干图标,简洁明确地表达主要事故类型,并作为构图元素加以应用,衍生对应事故防控图.以此推动安全制图技术的发展,同时改进安全分析的途径.
使用双基推进剂试制过程中的两个典型NO2自催化作用导致的燃烧案例,提出实际试制过程中物料发生燃烧的时间由t1和t2组成,t1为物料从常温或者工艺温度加热到130℃或者加热到模具中燃烧分解温度的时间,t2为物料在此温度下开始自催化分解直至燃烧的时间.t1以前物料是安全的,t2期间物料处于不安全状态.制式双基推进剂的NO2自催化作用时间t2为20min.
良好的安全文化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有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文章介绍了一种安全文化成熟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将安全文化细分为8个核心要素,5个发展阶段,构建了成熟度模型.通过测量安全文化的成熟度,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具体的目标和方向.最后,结合Y企业的实际情况,基于安全文化的8个核心组成部分,运用该方法对该企业安全文化成熟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Y企业的安全文化目前所
应用分形理论,基于面积一周长法,设计实验定量表征了60~1oo目、100~140目和大于200目三种粒径范围的硫化矿微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s.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微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借助显微图像分析软件对硫化矿微颗粒的几何形态进行分析,并结合硫化矿颗粒物的成因分析了颗粒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本实验所测试的硫化矿微颗粒的形状具有分形特性,其颗粒物的表面分形维数在2.4392~2.5492之间,分形维数值
本文以部分自然分风部分按需分风通风系统的主扇及辅扇年总电费最小为优化目标,把非固定风量分支的风量及分支增阻、增压调节值作为未知量,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选择伸缩保差法求解该问题,其优化的初始点由风网解算结果进行调整而得.本文将风网解算软件和风网优化计算程序进行集成开发出C#应用软件,软件支持xml和Excel两种数据输入输出格式,还考虑了节点号不连续、自然风压作用等实际问题.软件以一简例予以调
针对湖南某超市的实际建筑结构和人员结构,应用Pathfinder软件,对超市火灾不同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各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运动时间;位于超市中部的安全出口疏散的人员数量最多;人员疏散时间随安全出口数量的减少和超市内人员数量的增加而成线性增长;应加强中部安全出口的管理,保持良好的通畅程度和附近标志、标牌的完整、有效;应扩大该超市中部安全出口的宽度,以提高疏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