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孔口螺旋排渣机试验及应用研究

来源 :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干式螺旋钻进进行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时,产生的煤粉在孔口堆积,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影响后续钻孔施工.矿用孔口螺旋排渣机采用螺旋叶片在筒体内旋转实现煤粉的机械排出,有望解决煤粉堆积影响钻进问题,现场试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该排渣机主要有排渣装置、泵站、操纵模块、支架等部分组成。排渣装置、泵站及操作模块、支架间相互独立,排渣装置和泵站间采用油管连接,便于井下搬迁运输,可根据钻场灵活布置。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KJ251A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煤矿出入井人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人脸识别、唯一性检测及雷达远距离测距等新技术,通过井上井下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实现了煤矿人员井下定位、准确考勤、出入井携卡检测判断、身份确认、便携式瓦检仪领取与归还、井口营养餐厅、入井资格验证、个人信息自助查询、矿灯管理等等不同业务进行了信息高度融合与共享,构建了矿用井上井下"一卡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丰富和促进了
矿井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风动工具,如风镐、风钻和风动凿岩机等,都是以压缩空气(简称压气)作为动力的,突出矿井的压风自救系统也由空气压缩机供气.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去实现井下各个点的气压监测,可以实时掌握压风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实时解决风压系统的一些事故,为井下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稳定的风动力做出可靠的保障.
煤矿综合自动化是煤矿实现信息化、数字矿山、智慧矿山、感知矿山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探讨了集团级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分析了矿井信息感知、矿井信息传输、矿井信息处理三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矿井综合自动化示范工程建设情况.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及管控效率,为集团推进发展战略、推行体制变革、创新企业管理、提高
针对国内煤矿"两化"建设存在一些自动化系统没有实现集中控制、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没有使用统一的数据传输通道、管理软件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中煤能源鄂尔多斯分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提出了以矿山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基础,以统一的传输网络平台为框架,以统一的软件平台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一批"系统简单、控制可靠、维护方便"的"两化"应用系统的方法.
通过分析矿山物联网概念、特征及其对煤炭行业的促进作用.指出矿山物联网涉及的物联网系统架构、编码与接口协议、传感、分布式监控、信息传输、数据存储、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环节,以及主要研究开发内容重点和思路.探讨了矿山物联网技术的工程应用要求内容,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矿井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巨型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于这样的系统,只有快速、准确地了解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使各个子系统配套、一致,再在此基础上予以优化,才能实时、科学地做出决策,发挥数字化矿井系统的最大能力和最佳效益。围绕数字化矿井建设的具体目标,新景数字化矿井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皮带集中监控系统、主副井提升监控系统、井下供配电无人值守监控系统
榆林神华能源数字矿山设计是以集团数字矿山规划为基础,结合公司管控模式及所属矿井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生产执行、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煤炭运销等系统进行设计,用三年的时间将榆林神华能源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矿山示范企业。在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本着“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原则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一是通过对标国际领先的MES(制造执行系统),开发适合煤矿企业的生产执行系统;二是应用先进的
针对现阶段煤矿井下支护装备开发中的不足,充分考虑井下巷道中的复杂工况,提出了一种产品机械结构的数字化开发策略.结合新型煤矿锚杆钻车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主要从三维参数化设计、结构可靠性分析、运动特性分析和动力性能分析四个方面,应用有限元仿真的数字化方法进行开发应用研究.仿真结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基础与依据,锚杆钻车数字化开发的应用对煤矿井下支护装备的现代化数字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针对传统的锚索测力计存在测量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测量结果无法自动上传、分析和处理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网络型数字化巷道锚索测力装置.重点介绍了装置的原理及软硬件实现方案.装置硬件以STC12C5A单片机为核心,利用精密扭矩测量模块实现锚索受力的精确测量,利用RTL8019AS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了数据通信和共享.系统可实时、可靠地监测井下锚索受力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出提前预警.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在全国各大矿井大量使用.由于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在井下运行的负载率普遍较低,通过选取更合适的硅钢片,以及对铁心叠片工艺进行改进,实现降低移动变电站的空载损耗,控制移动变电站的温升的目的,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