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S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合成与性能

来源 :2007全国特种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暨第20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三甲基一氯硅烷和甲基氢二氯硅烷分步水解缩合的方法合成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NM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合成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EO链段长度为6.3、8.6的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均可使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0 mN/m左右,在玻璃及聚乙烯薄膜表面表现出优异的超级分散性能。
其他文献
煤焦油沥青甲苯可溶物(TS)和废聚苯乙烯(WPS)共碳化,结果表明由于共熔效应生成的中间相沥青,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可溶性中间相沥青的含量从10%提高到52%,光学结构从中间相含量为54%的粗镶嵌结构改善为中间相含量为100%的广域融并体;表观粘度分析显示添加WPS后,中间相沥青从触变性变为非触变性。红外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共碳化过程中发生烷基化反应,出现较多的α亚甲基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在添加W
本文介绍了以重油催化裂化油浆(FCC)富芳油为原料,在常压下,经过热解制备出孔径为150~400μm的沥青基泡沫炭。本文中考察了沥青分子量分布对沥青泡沫形成的影响,以及其沥青泡沫在空气中,不同炭化温度炭化得到泡沫炭产品的光学微观形态、微晶及密度等的变化。
石墨电极生产中,石墨化要消耗大量电能,大大增加了电极生产成本,为了降低电耗,人们采取了许多新技术。一,改变装炉工艺:二、由单相交流送电改为三相整流送电;三、石墨化炉型的改进。即由爱奇逊炉改为内热串接石墨化炉。经过多年的努力,内热串接石墨化技术日益成熟。其成功的标志就是节约了电能,内串石墨化一般电耗,有的说,单耗3900kw·h,有的说2900kw·h,至今无人能具体列出一个理论单耗计算方法。本文试
本文分析了中国铝产量高速发展的势头明后年开始可能趋缓的原因,介绍了中国铝用炭阳极及阴极主要的技术进步情况,探讨了中国铝用炭素工业面临的机遇与问题以及中国铝用炭素工业发展展望。
本报告的溶剂、触媒中选择铁、钴、镍作为合成金刚石的粉末活性金属触媒,配合第二添加物钛、铬、铜及B1C。观察比较这些二元系的溶剂、触媒对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效率、形态及共存相等的结品化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石墨系列铝用阴极从传统阴极至低电阻率炭块的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优质节能铝用阴极的发展及存在问题,就节能降耗为石墨系铝用阴极产品创造的良机进行探讨。
煤沥青是煤焦油蒸馏的残余物,主要作为成型炭材料的粘结剂。其产率约占煤焦油的52%-56%,煤沥青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直接关系煤焦油化工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煤沥青在炭材料领域的应用。
以p-全氟壬烯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胺化和季胺化三步反应,制备了N-[3-(p-全氟壬烯氧基苯甲酰胺基)丙基]-N,N,N-三甲基碘化铵(I),用IR、1HNMR、19F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P-C9 F17 OC6 H4COOH与过量SOCl2在40℃反应3h后,与N,N-二甲基丙二胺(Ⅱ)反应,n(p-C9F17OC6H4COOH):n(Ⅱ)=1:2,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材料,以哌啶和乙二胺为交联剂,合成聚环氧氯丙烷胺。该产品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使污水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油滴聚并形成较大颗粒。取渤海某海上油田的污水为处理对象,其絮凝除油效果好于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及PDMDA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类有机絮凝剂。
采用自制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了淀粉、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并以此为原材料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再与二氰二胺缩合脱水,制备出了阳离子淀粉接枝絮凝剂。羟甲基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T=50℃;pH=10;m(HCHO):m(St-AM)=1.1:1;反应时间t=2h;与二氰二胺缩合脱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摩尔比为1:1;pH=4;反应时间t=3h;温度T=45℃。产品特性黏数为1023m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