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预测的研究方法及效果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2008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预测在当今储层预测中是个难题,而针对碳酸盐的裂缝预测难度就更大了,特别是当研究区处于潜山的斜坡部位,主要目的层埋藏较深(5000-6500m),构造形变小,大断层不发育,小断层不明显,风化溶蚀作用弱的情况下,给基于构造成因的裂缝预测技术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本文针对上述地质条件,应用了相干、精细断裂解释、AVA和MVE多种裂缝预测技术,在宏观上,以相干时间切片和精细断层解释确定的断裂作为MVE三维地质空问建模的约束条件,同时结合AVA预测和FMI成像测井确定的裂缝发育方向,通过构造演化,研究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对裂缝和油气的影响,根据裂缝预测和裂缝独立连通单元综合分析,预测裂缝发育的有利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对1954~2006年浙江丽水市区、外围高山测站的气温资料与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道路面积等城市化发展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城市发展对环境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对环境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环境气温的升高、城市与其外围地区的气温差值发生增大变异,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建成区面积、工业总产值、城市道路、城镇人口等城市化发展因子的迅速增长对城市环境气温的影响
本文主要利用天津市250m大气边界层铁塔气象观测,分析了天津城区冬季不同地面流场下,雾天边界层结构及低层水汽分布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面倒槽形势下的平流雾过程中,逆温层结稳定而且深厚,可达近千米,逆温强度从下而上逐渐增强;近地面维持为弱风,而80m以上稍高层,雾前为较强偏南风或偏东风,但雾持续过程中风力较弱;雾体厚度超过250m。(2)华北地形槽和弱高压控制下的辐射雾过程中,辐射逆温呈现夜生
利用西安及周边14个观测站1966~2005年冬季(12~2月)、夏季(6~8月)平均气温及城市化信息的相关统计资料,以各站与14站区域平均气温的差值(空间距平值)反映城市热岛空间分布,以城区站与区域平均气温的差值代表城市影响程度,探讨了城市影响及城市化指数在气温突变和热岛效应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1)冬夏季,近城区、平原区、浅塬山区与整个区域平均气温变化一致,表现为大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而城
利用西安及其周围站点泾阳和长安的雾日数和基本的气候数据,分析研究了三个站点近50年雾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三个站点时间变化特征尤其是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城市雾日数变化与周围台站雾日数变化的特征差异。结果发现:在1980s代以后三个站的雾日数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折性变化,西安市的雾日数显著减少,而周围站点泾阳和长安显著增加,这种现象在冬秋季节变化尤为显著,而西安的雾日数显著减
2005年8月13日17-23时,受2005年第10号强热带风暴"珊瑚"登陆后的低气压影响,吉安南部山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本文就此次吉安南部山区一次台风特大暴雨预警实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深入研究了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冰雹指数的算法HDA,并分析讨论了算法的早期版本(7.0)和改进版本(10.0)的设计思路和优缺点,指出冰雹探测算法的思路与预报局地暴雨的思路相似,都是建立在对风暴单体中高反射率因子探测的基础上。据此,首次提出根据不同季节,利用冰雹指数预报灾害性强降水(冰雹和局地暴雨)的设想.通过对大量强降水个例中冰雹指数HI、垂直液态水含量VIL等雷达产品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总结
本文应用地面、高空资料,并重点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2006年我省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回波系统的演变过程及VAD产品中气流随高度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热力结构、动力结构与产生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维持与发展密不可分.中低空西南急流、地面能量锋区及气流辐合线是产生这两次大范围强降水的主要系统.多普勒雷达资料表明,积层混合型是产生汛期暴雨的主要雷达回波特征,6月6日暴雨过程雷达
本文运用常规天气图、云图和CINRAD产品资料,分析2005年3月22日影响华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风暴过程,揭示中尺度对流风暴的环流背景条件及其成因:500hpa槽前西南急流和850hpa低涡切变东移南压及低空西南急流为对流风暴生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边界层华南西部低涡切变系统和地面中尺度气旋及冷空气南下影响的共同作用是此次对流风暴的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分析,"05·3·22"中尺度对流风暴的发生
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的剩余静校正问题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难题。当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分析时窗内子波周期的一半时,用传统的线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为此,首先设计了剩余静校正的目标函数(对于炮记录模型,选用超长道集的互相关作为目标函数),借鉴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对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尺度变换,详细分析了退火遗传算法的实现及参数选择方案,并用理论模型及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西部地区储层条件良好,勘探前景广阔,但主要目的层盒.段存在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等突出问题,纵波阻抗难以解决该区的储层预测尤其是有效储层的预测问题。通常砂岩储层含气后,纵波速度明显下降,密度也同时降低,而横波速度变化不大,因而从叠前资料人手进行有效储层预测是可行的.通过对大量井数据的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优选了该区的流体敏感因子;利用AVO技术及弹性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