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泰国为典型的东盟国家,非常注重自然生态区域的保护,制定了统一的法规,设立了完善且统一管理的保护体系。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注重更大区域和总体的研究,优先确定边界,强化巡护管理,通过对居住在国家公园外围社区居民的教育与培训,引导他们改变生产方式,发展非林产品,减少对森林和林产品的依赖,支持社区发展旅游业等保护与管理措施,园内建设控制严格。对我国建立完整的自然保护系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是与国家公园最为接近的保护类型。风景名胜区在功能上与国家公园最为接近,都具有“供人们游览、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和环境教育”的功能。在设立国家风景名胜区体系的30年过程中,在管理、规划、经营等多方面借鉴了国家公园的经验,打下较为牢实的基础。然而当前风景名胜区到国家公园还存在不少问题:风景名胜区等同于国家公园得不到认同;遗产资源管理体系混乱;风景名胜区体制缺少国家意识;法律方面的缺陷等。对此笔者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工作建议:建立统一的遗产保护体制;进行保护区类型划分;推动动国家公园立法工作,建议以《风景名胜区条例》为基础,制定《国家公园法》;对遗产保护财政制度进行改革,增加国家投入,资源的经营收入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的关系等。
其他文献
所谓语感指的是大多数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特殊感受能力,人们主要通过语感来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以及其语言含义.而且语感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外在感受,还包括文字的表达方
期刊
  风景名胜区是全人类的瑰宝,对其研究、鉴定、保护、保存,并传之世世代代,永续利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追求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更要非常注重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
  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问题关系到规划、管理、经营和建设等多个领域,所以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多行业多领域合作。本文针对龙窖山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综合分析
  风景资源的保护问题,关系到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要求游览活动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但风景区的保护需求与城市发展利用需求矛盾尖锐。本文基于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由于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超大的比表面积、高度结晶性、刚性或柔性骨架、丰富的拓扑结构以及可调节的结构和性能等优势,其在非均相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以Cu_3(BTC)_2作为载体,将金属氧化物、金属卟啉等活性分子负载到MOFs载体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催化活性的复合催化剂,检测其在异丙苯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并探究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本文通过自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众多问题,基于社区共管的理念与国际经验,根据生态系统弹性理论,提出自然保护区有机分区概念,以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论述了有机分区
国家公园起源于美国,当今我国的国家公园刚刚起步,其对于我国的生态可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各学界的一致认可.然而我国现在所进行的国家公园规划在内涵特征、评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国家公园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体系,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笔者以国外有益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国实
本文以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旅游概念规划为例,对世界文化遗产区的风景环境营造进行研究.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提出“三大圈层”的旅游区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的风景环境.
文章总结回顾了云南建设国家公园探索的历程,重点介绍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10年的经验.规划设计遵循了三个原则,建设要与环境协调、设施是景观的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