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榴干腐病(Zythia versoniana Sacc.)是我国石榴树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给石榴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病害调查,干腐病已成为该区石榴上的最严重病害,造成果实腐烂,而且该病在果实储藏期继续危害。石榴干腐病对石榴果实造成的危害极大。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萼筒处,以及果面受伤处,然后向外扩展,造成果实腐烂(脓包果)。在果实上的侵染期多发生于果实生长期,而发病危害则多发生于果实成熟期和储藏期。目前临潼石榴多采取套袋技术,因此侵染时期是在开花后至套袋前。根据2006年分期套袋试验结果表明,早在6月5号套袋的,采收时果实就已有发病,表明在果实非常幼小时,病菌就已经侵染果实了,然后潜伏下来,在果实成熟时发病。田间发病通常在采收时,然而,田间果实套袋时就已有果实发病,但是发病率很低,约为2%~3%;套袋的果实发病明显少于不套袋的。在发病重的年份,采收时,干腐病田间发病率约25%左右。低温储藏果实并不能明显延迟该病的发生和危害。临潼石榴贮藏期发病一般有两次高峰,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为第一次(病果率为20%左右), 1月下旬为第二次高峰(病果率为30%左右)。果实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幼果或者成熟果实,创伤接种菌饼或孢子悬浮液都可以导致果实迅速发病,造成腐烂;无伤接种,可以产生褐色病斑,但病斑扩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