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干腐病菌侵染时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榴干腐病(Zythia versoniana Sacc.)是我国石榴树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给石榴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病害调查,干腐病已成为该区石榴上的最严重病害,造成果实腐烂,而且该病在果实储藏期继续危害。石榴干腐病对石榴果实造成的危害极大。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萼筒处,以及果面受伤处,然后向外扩展,造成果实腐烂(脓包果)。在果实上的侵染期多发生于果实生长期,而发病危害则多发生于果实成熟期和储藏期。目前临潼石榴多采取套袋技术,因此侵染时期是在开花后至套袋前。根据2006年分期套袋试验结果表明,早在6月5号套袋的,采收时果实就已有发病,表明在果实非常幼小时,病菌就已经侵染果实了,然后潜伏下来,在果实成熟时发病。田间发病通常在采收时,然而,田间果实套袋时就已有果实发病,但是发病率很低,约为2%~3%;套袋的果实发病明显少于不套袋的。在发病重的年份,采收时,干腐病田间发病率约25%左右。低温储藏果实并不能明显延迟该病的发生和危害。临潼石榴贮藏期发病一般有两次高峰,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为第一次(病果率为20%左右), 1月下旬为第二次高峰(病果率为30%左右)。果实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幼果或者成熟果实,创伤接种菌饼或孢子悬浮液都可以导致果实迅速发病,造成腐烂;无伤接种,可以产生褐色病斑,但病斑扩展缓慢。
其他文献
合理利用天然光是实现绿色照明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光源的“主动式绿色照明模型”。从控制理论的角度,间接给出了恒定照度下人工照明的补偿控制策
高压单芯电力电缆在敷设过程中,为了限制感应电压、增加单段电缆长度、减少中间接头数量,金属护套层往往采用交叉互联接地。若电力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在交叉互联点会感应
分析了建筑物电气装置安全防护中各类保护实施时相互间的关联和影响。重点分析了在TT系统实施过电压保护时的两种保护模式——"3+1"模式和"4+0"模式的优劣。阐明了标准中推荐
自旋交叉与其它性质的结合有望形成多功能的材料,以拓宽自旋交叉材料的应用范围。其中,自旋交叉和荧光的结合有其先天的优势,因为自旋交叉金属中心的高低自旋激发态和发色团
反馈寻求行为作为一种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组织绩效的主动性行为,近些年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伴随着职业生涯无边界化加速升级,员工也越来越善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