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不及格原因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分析全国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EQA)不及格的原因,改进实验室检测质量。

方法

2017年2月底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将5个批号的糖化血红蛋白EQA样品发放给参评实验室,在参评实验室检验并上报结果后,统计分析并发放回报表,同时短信通知出现EQA结果不及格的实验室。利用基于Web的EQA系统调查糖化血红蛋白EQA不及格的原因,统计EQA不及格率,分析不及格原因,并将EQA不及格率与当月变异系数(CV)联合分析。

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的EQA不及格率为11.2% (179/1 601),不及格原因回报率为70.4% (126/179)。不及格原因分析结果显示设备问题(27.8%,35/126)和技术问题(26.2%,33/126)为主要的原因大类;"设备功能故障"(12.7%,16/126)和"方法学缺陷"(10.3%,13/126)为主要的原因亚类,调查后无法解释占8.7%(11/126)。当月CV<2%组的100%及格率高于当月CV≥2%组,≤80%不及格率低于当月CV≥2%组。

结论

本次糖化血红蛋白EQA不及格原因调查结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实验室、厂商和EQA组织者都应通过EQA数据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827-831)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高糖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差异表达环状RNA,分别在细胞模型中和2型糖尿患者外周血中进行验证,为探索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诊断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实验模型,设置对照组(n=3)与高糖组(n=3),分别使用正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条件进行处理,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筛选差异表达环状RNA。通过PCR和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在内皮
目的以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方法为参比方法,对4个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系统和1个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方法制备40个浓度水平的溶血液样本,分别用IFCC参考方法和待评价的5个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进行测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3文件的程序进行正确度验证。使用全血样本,对5种系统的精密度、线性和分析干扰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肝素结合蛋白(HBP)检测在胸腔积液患者中对肺炎旁胸腔积液(PPE)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2至7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89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其中肺炎旁胸腔积液(肺炎组)7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24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46例,其他原因引起的漏出液(漏出液组)47例。对所有胸腔积液进行常规分析和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胸
目的通过研究miR-181a及miR-181b与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的相关性,阐明miR-181a和miR-181b靶向调控FUT1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功能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共32对组织标本,男性18例,女性14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32对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及结直肠癌高转移
尽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但由于我国各地区检测能力和条件的不平衡,限制了HbA1c在我国的临床应用。HbA1c的检测方法、干扰因素及标准化问题,仍需要检验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如何采用最经济、高效的方法检测HbA1c,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是推动我国HbA1c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管理的首要问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800-803)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液、稀释比例对2种(罗氏和西门子)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稀释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影响。方法稀释验证试验。根据罗氏系统的线性上限,选取TgAb值为3 000~4 000 IU/ml的高值血清30份,分别用蒸馏水、生理盐水、低值混合血清按2倍、4倍、8倍的比例进行稀释验证。根据西门子系统的线性上限,选取TgAb值为300~500 IU/ml的高值血清30份,分别用蒸馏水、生
我国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已经开展约20年,参加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糖化血红蛋白参考系统。标准化工作第一阶段的平台搭建和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工作重心会转向全面推进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797-799)
目的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的方法建立与临床应用。方法参考文献及工作经验,建立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用于冷球蛋白鉴定。严格按照冷球蛋白采样要求,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测冷球蛋白阳性的标本78份,其中39份分别采用改良的毛细管免疫分型和免疫固定电泳方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采用改良毛细管免疫分型技术,78例冷球蛋白阳性标本中鉴定出Ⅲ型冷球蛋白最多,其次是Ⅱ型、
近年来,随着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增多,毛孢子菌已经成为临床上越来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医务工作者应该提高对毛孢子菌的重视和认识。本文从分类、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毛孢子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治疗等方面对毛孢子菌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综述。阿萨希毛孢子菌是造成侵袭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多种酶的分泌促进毛孢子菌逃脱抗真菌药物的杀伤作用和宿主的免疫应答。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残基以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化合物。HbA1c是血糖长期水平监测的金标准,其水平与并发症有密切关系。美国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推荐HbA1c为糖尿病诊断标准。HbA1c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有基于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应用于HbA1c检测。本文概括常用的HbA1c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法、酶法和电泳法等,并介绍HbA1c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