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中蛇床子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和优化独活中蛇床子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蛇床子素提取工艺,又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蛇床子素最优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58 min,该条件下独活中蛇床子素的得率达到1.754%.筛选出最适合分离蛇床子素的树脂为LSA-21型,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2 mg/mL、上样体积3 BV、上样流速2.5 mL/min、洗脱流速2.5 mL/min、洗脱体积14 BV,此时提取液中蛇床子素含量可由2.51%提高到28.76%.该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简洁,有机溶剂很少,较适合工业化推广.
其他文献
利用碳纳米纤维(CNFs)网络结构固定三维针状氧化锌(ZnO)晶须,从而制备得到ZnO/CNFs中间层,并通过中间层曲折的孔隙通道,延长多硫化锂的穿梭路径,使其能稳定的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对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进行抑制,通过充放电测试和循环测试等表征结果表明,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初始放电容量达1458 mAh·g-1,库仑效率保持在99.4%;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容量仍能达到1113 mAh·g-1,经过3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依然维持在734 mAh·g-1.
针对传统ORB算法存在特征点分布集中,在光照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特征点提取不稳定,匹配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ORB算法.首先构建高斯差分金字塔,然后将各层图像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区域内像素值的中位数计算每个区域的阈值,提取每个区域的特征点,之后采用双向匹配算法对特征点进行粗匹配,最后提出一种加权网格运动统计(Weighted Grid Motion Statistics,WGMS)算法对粗匹配结果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ORB算法可以使特征点提取更为均匀,在光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地提取特征点,算
为探讨数据治理工作在既定规范下取得相同或相近质量成果的可能性,尝试提升数据治理手段和工具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以某高等学校在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数据治理工作实践为例,使用Python编写程序自动挖掘从中国知网下载的题录及PDF文档内容,实现署名作者身份甄别、业绩点核算、文章所属期刊被各类评价体系收录情况统计等工作.结果表明,所编写程序自动化程度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在数据治理工作尚无成熟统一的大平台支撑背景下,编写个性化数据治理工具大有可为.
通过一种温和简便的水热-溶剂热法在泡沫镍上构筑高活性Ni3 S2/NiV-LDH纳米线异质结构(命名为Ni3 S2/NiV-LDH/NF).探讨了溶剂热反应温度对样品结构演变与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60℃温度条件下得到的Ni3 S2/NiV-LDH纳米线异质结构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碱性条件下的HER和OER活性在100 mA/cm2的电流密度分别仅需205 mV和341 mV,并且能够维持15 h的催化稳定性.此外,将其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所组装的碱性电解池在1.58 V的电压下可达到10 m
溶藻弧菌是水产品的重要病原菌,而双组分系统对病原菌的致病性以及耐药性等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实验以溶藻弧菌EPGS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氨酸激酶BaeS结构域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对分析,并通过无标记基因缺失手段构建溶藻弧菌△baeS缺失株.比较野生株(WT)和突变株△baeS的生长曲线、运动性、生物被膜、胞外蛋白酶、环境应激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指标来研究BaeS的功能.结果表明,BaeS含有HK_Sensor,HAMP,DHp和CA四个结构域,244位为进行磷酸化的组氨酸位点.baeS的敲除降低了溶藻弧菌的生长以
通过一步热解柠檬酸和3-氨基苯硼酸,制备了一种测定葡萄糖含量的非酶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碳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在298 nm激发光下,最大发射波长为374 nm,且荧光量子产率高达50.6%.此外,该量子点在不同pH下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表明,不同p H下,碳点对葡萄糖的响应模式具有不同的电子传递机制.其在5~100μM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有敏感响应,检测限为0.31μM.在传感、生物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类玻璃高分子是一种结合热固性高分子和热塑性高分子特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已有研究将含有可逆动态键的类玻璃高分子作为基体来制备高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然而还未有关于类玻璃高分子/天然动物纤维复合材料的报道.因此,利用丝素蛋白气凝剂本身的多孔结构特性,结合高效的原位聚合技术,首次在丝素蛋白气凝胶中原位合成了聚羟基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P H U).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具有自愈合以及形状记忆等智能特性.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可实现化学组分全回收再利用.这一研究不仅扩展了类
篮球运动发展日新月异,规则与裁判法则也有着随时修订的必要性,这样将推动篮球运动的持续进步.然而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在于:规则的修订肯定会导致大学生篮球运动技术及战术的训练和应用受到影响.现通过对新版篮球规则的了解和学习,借助文献资料查阅、逻辑分析等多种方法,较为系统地说明了篮球竞赛规则变化对大学生篮球技术及战术的诸多影响.具体包括掷球入界、24 s、犯规罚则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微观及宏观改善策略,以便给大学生篮球运动训练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生物活性多孔羟基磷灰石(H A)基陶瓷无法满足大段骨部位力学性能需求,也是骨修复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本文创新性地使用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碳纤维(CF)作为增强剂和造孔剂,制备兼具优良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微孔CF增强Mg掺杂HA(CF/Mg-H A)生物陶瓷.分别对碳纤维进行酸处理和热处理(T-CF)和采用磁控溅射法在CF表面构筑厚度可控Si涂层(Si-CF),获得造孔T-CF和增强体Si-CF;进而通过热处理和气氛保护烧结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微孔CF/Mg-H A生物陶瓷.结果表明
在制革鞣制工段,由于皮胶原对一般铬鞣剂的吸收能力有限,约有30%~40%的Cr(Ⅲ)被排放于废水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对铬资源造成极度浪费.基于天然生物质水凝胶的可降解性、三维空间结构、比表面积大、具有致密官能团等优势,提出含铬制革废水的吸附治理及吸附剂-吸附质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天然生物质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为原料,戊二醛(GA)为交联剂,采用内凝胶法,在醋酸缓释的条件下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CS-SA)水凝胶.实验结果发现,当CS与SA用量比为1/3,GA用量为0.3 mL,且采用冷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