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探究、生成、应用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与实验探究有机融合,可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观念,让学生在了解概念来源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灵活应用知识。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探究;建构;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2-003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2.011
  一、背景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一方面,它是辩证统一思想在中学化学中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高考化学的热点、重点,尤其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几乎年年出现在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中。
  苏教版把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分散安排在《化学1》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及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硝酸的性质”“资料卡”里。编者这样有梯度地苦心安排,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因为教材只是从理论上简略地分析了有关概念,没有安排相应的实验探究,大多数老师给学生讲解时,也是从抽象的概念分析,因此学生学起来还是觉得概念多,难度大,枯燥乏味,效率不高。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效地分析概念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原理,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二、教学过程及设计目的
  1. 用熟悉的实验引发探究
  师:请同学们完成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反应本质。
  师:反应前后硫酸根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没变。
  师:反应前后,锌、铜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
  师:那么,锌、铜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索……
  设计目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好奇心。学生从熟悉的化学反应出发,通过对反应现象再观察、再分析,更容易温故而知新。对化合价变化的把握,学生从以前的抽象理解转化为现在的感性认识,理解更深刻。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原因。
  2. 将抽象的概念化为自然生成
  师:锌、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暂时不知道不要紧。我们先来看看大家更熟悉的钠与氯气的反应。动画演示钠与氯气反应。分析钠与氯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师:现在能说出锌、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生:电子转移。锌失去电子变成了锌离子,铜离子得到了电子变成了铜。
  师:我们能否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及电子转移的情况直观地反映在方程式上呢?
  板演:
  在板演双线桥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早期化学家把金属或非金属与氧气反应而引起化合价的升高称作氧化反应,化合物失去氧后而引起化合价降低叫做还原反应。现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已经发展了,把所有失去电子引起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都叫氧化反应,把所有得到电子引起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都叫氧化反应。引导学生辩证统一地掌握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中被还原。
  师:请同学们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Cu Cl2[=]CuCl2
  (2)Fe2O3 3CO[=]2Fe 3CO2
  (3)MnO2 4HCl(浓)[=]MnCl2 Cl2↑ 2H2O
  设计目的:引出早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这些概念的来源,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利于他们掌握概念的内涵。在板演分析的过程中,把教材中高度浓缩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氧化剂发生还原,表现出氧化性”,化解成概念自然生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学生在概念构建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双线桥法,又找到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间的联系。后来又趁热打铁,通过三个反应的分析,及时巩固应用新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意义,又一气呵成,简约有效。
  3. 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有电子转移就可能形成电流。我们能否再次利用锌与硫酸铜的反应,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推论呢?
  实验探究:(1)把碳棒插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2)将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再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3)将电流表接入线路中,观察指针有无偏转。
  生:(做到第三个实验时,激动地喊出)电流表偏转啦!
  师:电流表为什么会偏转?电流表指针的转向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脱口而出)因为有电流产生,证明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且是从还原剂转移给氧化剂。
  师:氧化还原反应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反应。请同学们观察PPT。
  说说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假定在测酒驾前,被测人员拼命漱口,打喷嚏,请问这会影响测试的结果吗?
  生:不会。因为上述举动不影响在血液中的还原剂酒精与外部氧化剂的反应。
  设计目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获得的。学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亲历这样的探究体验,能更深刻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几张PPT图片把抽象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经验中学”,“做中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意义的学习背景,凸显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向学生传达了“违法酒驾勿侥幸”的价值观。   4. 让知识规律在问题解决中获得
  师:说说①2KBr Cl2[=]2KCl Br2;②Br2 2KI[=]I2 2KBr两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分别是什么?
  生:①中是Cl2;②中是Br2。
  师:能联系两个方程式得出Cl2、Br2、I2氧化性强弱顺序?Cl-、Br-、I-还原性强弱顺序?
  生:答略。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强制弱规律,即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当然,氧化还原反应中还有很多规律,如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化合价规律等都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素材,学生通过探究比较的方法获得,并自主应用。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机会,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上来,愉快自主地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是时下老师的当务之急。
  1. 关注体验,探究释疑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本堂课从学生熟悉的锌置换硫酸铜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再观察、再分析,从化学变化的外表探究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当学生从理论上明白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的本质后,又再次利用锌置换硫酸铜的反应,让学生设计实验,亲自体验电子转移(有电流产生)是氧化还原的本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
  2. 关注过程,动态生成
  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多表现,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本堂课不是把教材上高度浓缩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板演双线桥,让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使他们动态生成概念。同时又通过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和强弱比较,深化利用概念。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合作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逐渐深化迁移,及时归纳总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 关注实际,学以致用
  实施化学教育的新理念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堂课展示了食物变质、燃气燃烧、钢铁生锈、火箭发射、酒驾检测等PPT图片,结合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努力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等. 王祖浩,译.化学概念及应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博物馆留住唯一  城南的甘熙故居,现在是南京民俗博物馆,可以看到绒花、金陵竹刻、秦淮灯彩等“最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物:赵树宪  《红楼梦》“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回中,薛姨妈曾将“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送给大宫园中的姑娘。“宫花”和“堆纱花儿”就是绒花。旧时南京的“一事三节”(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节),妇女、孩子都有在
热那亚城堡是十四世纪由热那亚人建立起来的,为了保护他们在克里米亚的最大财富——卡法古城。FEODOSIYA  古城,废墟,时光的迷雾  这些年我在世界各地也看过不少古城堡,但从未像面对热那亚城堡(Genoses Fortress)这样,从心底里泛起一股苍凉,似乎铁马金戈就是昨天的事。  城 堡所在的菲奥多西亚(Feodosiya),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地方。公元前6世纪,这里成为来自米雷多斯的希腊人建
虽然只是初冬,但很多地方的积雪早已足够令我们的滑板飞驰。下面这10款装备做到了时尚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带上它们去滑雪,寒冬里的运动也会变成火热的盛宴。    1 DREAM 8.5 ONE  Head  由于女性脚踝和小腿的形状与男性的有所不同,Head专门开发了女士专用的滑雪鞋。行走模式下可以感觉到脚底不像传统雪鞋那样不能弯曲,让你在雪场中不滑雪的时候无须再去更换雪鞋,有多个尺寸可供选择。  4
2015年11月13日至15日,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欧洲及中国港澳台等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买家参加此次活动。  交易成果:达成万份意向性协议,云南签约800亿  国家旅游局公布,本届交易会共签订合同约3250份,合同组团人数500万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约10000余份,意向组团人数85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交
1 福建寿宁杨梅州峡谷  特色看点:  峡谷因至今1100多年的历史古村 “杨梅州”而得名。温暖湿润,从无酷暑,因拥有目前世界现存种类最多、数量规模最大的贯木拱廊桥被盛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  可以这样玩:  峡谷深潭遍布,在清幽静谧之中,你可以体验古朴闽式民居、美丽木拱廊桥、幽长荒郊古道那种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诗性秘境。  小提示:  夏季最热月气候温度在20~29℃之间,漫步峡谷丛林,可觅踪
126年前,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在德国,就是梅赛德斯-奔驰。自此,汽车就不断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文化以及商业形态。斯图加特市是奔驰的故乡,位于该市郊区的梅赛德斯一奔驰博物馆,收藏着这个传奇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爱好者。  梅赛德斯一奔驰博物馆由荷兰设计师Ben van Berkel和Caroline Bos联合设计,因为其史无前例的DNA双螺旋结构和外层1800多块三角
编辑分享 High mover
看得见雪山和国境线的房间  阿哈和叶尔歌的旅馆就开在白哈巴村,我搭了他们的越野车。越野车在花海里奔驰,我们和牛羊一起比肩而行。草像海一样,一波波荡漾。大风飒飒地吹动着,天蓝得似乎染了色,鹰在头顶盘旋,仿佛有一种急于要回收的情绪,在苍茫的景色中,我的心被瞬间俘获了。  在阿哈的旅馆安定下来,我选了个能看见远处雪山和国境线的房间。  早晨,雾气渐渐在白桦林里升起,村里木屋袅袅的炊烟里有柴草的清香,成群
嬉皮士苦行僧  我刚到苏丹,就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抉择:努巴族的传统摔跤比赛和苏菲派苦行僧的周例聚会将在周五的傍晚时分同时拉开帷幕。 而我不得不在这两项久负盛名的活动中先选择一项参加。权衡再三,我决定让苦行僧的聚会鸣响我苏丹之旅的首章。  伊斯兰教的苏菲派系也称为神秘主义派系,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一派信徒推崇冥想,对于日常生活的行准要求也非常严格,而每周五的集会仪式则是他们接触真主的最好时
2015年11月4日上午,由四川省旅游局主办,《中国国家旅游》杂志承办的中国版《两天一夜》第二季韩国首映活动暨四川最美旅游线路推介会在韩国首尔THE PLAZA酒店举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总领事董敏杰先生出席活动并致辞,韩国KBS电视台、四川省旅游局、韩国旅游发展局成都办事处、《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及乐山旅游和体育发展委员会、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韩国媒体及旅行社代表等共8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