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本草的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性本草一直是中医药学界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中医药话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毒性与中毒的认识历史、概念内涵、机制原理、临床运用、毒副作用以及解毒方法.应当从文献、临床、实验、调查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利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中药的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等,以便对中药毒性与有毒中药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对待中药毒性、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在“天皇机关说”与“民本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大正民主运动向藩阀专制发起前所未有的攻击,提出了“拥护宪政”的口号.以“大正政变”为起点的反对专制主义和扩军备战的群众运动,揭开了大正民主运动的序幕.由于大正天皇对政治体制的控制相对宽松,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推动下,民主自由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工农运动等相继而起,打破了藩阀势力独占政治阵地的局面.大正民主运动作为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派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从实现“建立政党内阁”与“推行普选制度”两大政治课题的方面来说,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孙兆霞等编《吉昌契约文书汇编》,收录了452份从清代至解放初的屯堡民间契约文书,存在一些校录失当之处,导致该书校录失当的原因有多种,但不明俗字和不明词义是其主要原因.今择取二十则可资商榷的例子,运用文字学、词汇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因不明俗字而误和因不明词义而误两个方面,进行了仔细考辨.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逐渐深入到微观认知基础,但关于管理认知如何驱动技术追赶的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了后发企业高管认知与资源编排动态适配以实现技术追赶的过程.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高管分析型认知通过“纵向资源结构化、稳定性重组、联盟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进行基本技术积累;在转型阶段,高管创造型认知通过“横向资源结构化、丰富性重组、国际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获得了新兴技术能力;在超越追赶阶段,高管的悖论型认知通过“双向资源结构化、开拓性重组、平台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实现了行业技术领先.研究结论
美食作为核心吸引物,在目的地形象推广和提振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从开发价值、开发条件、开发效益3个维度构建了非遗美食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完善指标计分标准.对宁波市的31项国家级、省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进行实证评价,得到特品级非遗美食资源1项,优良级非遗美食资源5项,和普通级非遗美食资源14项.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有利于将非遗美食资源更好地植入文旅融合场景,对于不同等级的非遗美食项目,建议进行体验式重点开发、组合式开发和附加式开发.
不可预期的疾病是45岁以上中老年劳动者经常面临的健康风险冲击.个体的健康风险冲击将会对配偶的劳动供给行为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配偶为了照护患病个体将会减少劳动供给;二是因患病消费增加,收入减少,配偶将会增加劳动供给.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8纵向调查数据实证检验这两方面的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当女性遭受健康风险冲击后导致丈夫的劳动供给和收入均出现减少,说明为了照料患病个体配偶放弃了市场劳动,照料效应是影响丈夫劳动供给的主导机制.本文的研究为配偶劳动供给决策提出了理论和实证的机制解释,为
《通航一览》修撰于19世纪50年代,是德川幕府官修的、带有史料集性质的日本对外关系史文献.该文献中,有关中国浙江对日交流的记述有4卷,涉及了“浙江的地理重要性”“浙江地方官员的对日交涉”“在日本传道授业的浙江人”“海上救助”等多个领域,所涉史事多集中于17、18世纪.该文献既述史事,也辑录史料,对于了解、认识明末至清中期浙江与日本交流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从仅依靠卫生健康系统转向社会整体联动,实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点.本研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多层次随机截距模型,探讨邻里社会资本、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以及健康促进的多层次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个人层次和社区层次的邻里社会资本都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邻里社会资本不同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健康具有累积效应,这说明聚合层次社会资本对健康促进效应并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以个体社会资本的构建为前提.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城市,个人层次的邻里社会资本对健
在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探究健康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对未来合理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四期CHARLS数据将健康冲击、医疗保险与老年人退而不休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分别考察了健康冲击、新农合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影响的健康异质性.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老年人退而不休意愿和劳动时间均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且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有明显城乡差异,对农村地区影响更大.新农合会明显激励农村老年人选择退而
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引发调整生育政策的讨论,但鲜有对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评估与理论解释.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生育成本缺口递增假说,并基于世界人口政策数据库与OECD家庭数据库对基于转移支付的鼓励生育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生育成本是一种动态结构,需求跃迁导致生育成本缺口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进而决定鼓励生育政策很难真正提升生育率.第二,现行鼓励生育政策的本质在于转移支付,仅能在短期改变生育时序安排,并未在长期提升生育率;第三,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更低的生育率.第四,与收入相挂钩的
文章将雾霾污染卫星遥感数据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结合,采用网络自相关和空间重力模型等方法,实证揭示了雾霾污染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网络自相关效应,迁出地之间的空间集聚最为明显.(2)雾霾污染对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雾霾污染每提高1%致使人口迁出和人口迁入分别下降0.297%和0.355%;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因素是人口迁移中最显著拉力,高校生数量和气候等因素为人口迁移中最显著推力.(3)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表明,雾霾污染对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均表现为显著的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