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大时代中普通人的生存和生命——当代香港话剧创作的个体叙事研究

来源 :戏剧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香港话剧创作的个体叙事,着重体现在戏剧家深情关注大时代中香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这些戏剧描写了历史转折时期香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状态,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处境、精神风貌与人生追求,表现了戏剧家对于人的生存的真切关怀,对于人的生命的真诚感悟,并且在戏剧艺术表现上也有多方面的探索.这些创作拓展了香港话剧的文化空间,形成了香港话剧发展的一种新的传统.
其他文献
邓树荣是香港实验话剧的领军人物,他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行的一系列木偶剧场实践,形成了香港实验剧场的独特景观.邓树荣进行木偶戏剧探索,旨在将传统艺术符号引入当代剧场,借以更新和扩充戏剧语言.邓树荣的木偶戏剧创作,由一开始对传统木偶本体特性的发掘,到逐步扩充木偶的内在精神、拓展其表意空间,再到将木偶抽象为一种舞台修辞,并最终把木偶精神引申至“活动的物件”,完成了其木偶剧场的美学演变.邓树荣的一系列木偶戏剧作品,将木偶从传统艺术中一般的表演性工具转化为有丰富指涉空间的戏剧符号,是香港实验话剧的有力探索.
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布鲁斯坦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归纳与总结,其戏剧经典论见解独到,蕴含革新思想.布鲁斯坦立足现代戏剧,探讨它们与传统戏剧的联系,同时将目光聚焦于“反叛”之上.其名为“反叛”,其实为反思与革新.布鲁斯坦认为戏剧经典离不开反思他人与反思自身,同时提出新的观点.这一思想贯穿于布鲁斯坦戏剧生涯的始终,因此其戏剧经典论的论述也主要围绕此主题展开.布鲁斯坦的戏剧经典论,对戏剧创作与批评实践有重要意义.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我国电视机构和网络平台创制了诸多兼具思想价值、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优质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广电媒体弘扬主流价值求索内核升级,网络头部平台追求差异化发展,中短视频平台大举入局自制综艺.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直击社会痛点,回应社会现实问题,探索节目创新空间,适时展现了多元社交关系.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背景下,我国综艺节目创作必将迎来更加追求文化深度、社会温度与艺术高度的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视剧创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主题、重大风险挑战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倾情倾力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出了一大批弘扬时代主旋律、
期刊
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推出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影视剧展播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出现了许多引起轰动效应的主旋律作品.电视剧努力寻求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新路,在主题作品创作的主旋律表达、革命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的书写、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呈现以及传媒生态的改观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
熊佛西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位有意识地为农民写剧的作家,其独具个性的农村叙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中国,丰富了近现代乡土中国的历史书写.佛西剧作的农村叙事,前期着重现实与寓言的双重书写,后期为直面现实的在地性写作.熊佛西农村叙事及发展衍变对左翼文艺大众化、戏剧大众化运动的推动和深化作用,应该从戏剧史研究的盲区走向前台,予以充分肯定;其探索和建构的多种农村叙事模式和风格,不仅在当时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于当下戏剧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启发借鉴意义.
职业剧《理想之城》以公众高关注度的建筑领域为背景,从女性视角出发又不局限于女性视角,细腻刻画了职场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体现出职业剧题材领域拓展与角色垂直细分的特点.在对职场群像的表现上采用了圈层细分的手法,立体描绘了具有写实质感的职场浮世绘.《理想之城》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了理想主义的升华,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职业信念.当前职业剧创作仍然存在一些必须正视的问题,如职人纵向成功叙事与横向专业叙事的向度选择、“专业门槛”与“大众语境”的两难困境.
科诨由宋金杂剧中独立的表演形态,逐渐演化为元明清戏曲中的一种常见艺术手法.舞台科诨和剧本科诨,二者交互影响、协同演进,一方面,舞台科诨规约了剧本科诨的内容,另一方面,剧本科诨(尤其是文人创作)对舞台科诨具有反哺作用.同时,舞台科诨和剧本科诨的深度融合又推动了科诨的规范和程式化.科诨的程式化是表演程式化的先声,表演的程式化包含了科诨的程式化.
英雄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感.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采用单元叙事的形式塑造我国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英雄形象,表现他们的崇高品格,在现实主义叙事原则与艺术表达手法的有机融合下完成英雄书写的美学实践,激发观众与英雄人物建立情感联系,对英雄品格产生价值认同,使英雄精神在当今社会发出时代强音.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与佛教思想存在异常密切的关系.佛教主题是佛教思想影响戏曲的重要表现.明代戏曲中的佛教主题甚多,其中“觉悟”主题涉及个体在生命流变中对自我、生命、世相的觉悟,也是佛教核心义理和观念的体现.“觉悟”主题通过人物的定位、情节的安排、冲突的设置将佛教思想与戏曲故事有机融合.通过分析戏曲中的“觉悟”主题,不仅能了解佛教思想在中国民间和文学中的展开,更可以考察佛教思想影响戏曲的途径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