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的独立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印度北方郊区高低不平的大路上,一辆牛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车上坐着一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从方正有力的脸膛,可以看出他有着刚毅的性格。几十里的风尘,使他本来就不常梳理的头发更显得蓬乱。他是小镇公立学校的教师登伯德-拉耶,下午突然收到郡行政官的紧急召见令,限他天黑前赶到郡府。
  “究竟为了什么?为了《热爱祖国》?”从他紧锁的双眉和深沉的眼光,可以断定他一路在思索这个问题。六个月前,他用笔名纳瓦伯·拉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热爱祖国》。出版后受到许多朋友的赞赏,说是写出了他们的心声。也有几位特别要好的朋友不无担心地跟他说:也许这本书会带来麻烦。他也暗中准备应对麻烦的到来……
  牛车来到郡府办公处,早有当差的在等候。拉耶被引到行政官办公室。明亮的煤气灯下可以看到:端坐在上首的除行政官外还有英国顾问。顾问先生在悠然地摇着折扇。行政官正在翻着一本书——拉耶一看就知道,那正是他的短篇小说集。
  果不出所料!
  行政官放下了手中的书。顾问先生微笑着,用折扇示意他坐下。沉默片刻后行政官问道:
  “你就是用笔名纳瓦伯·拉耶写书的教师?”
  登伯德·拉耶微微点了一下头,没有说话。
  “你知道你这本书有多糟糕吗?”行政官似乎早压着一肚子火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把书拿起又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嚷道,“书中充满了煽动性言论,简直是在侮辱政府,生活在英国人的统治下你应该庆幸,如果在莫卧儿时代,会砍掉你的手……”
  行政官正要大加发挥,顾问先生示意他冷静,要他坐下,然后转向拉耶,语气温和地说:
  “拉耶先生,我佩服你的文采,小说写得很感人。但是,里面似乎有一种情调,好像对我们英国人有点误会。我们把自由、民主的空气带到印度,使印度民族从野蛮落后走向开化、进步……”
  拉耶对顾问先生滔滔不绝的“讲演”毫不动情,他脑子里出现的是英国殖民者统治印度后,印度人民越来越贫困的情景,英国人利用印度教派、党派的矛盾,制造事端和纠纷,前两天从报上看到:孟买十余万工人罢工,无数示威工人死在当局军队的枪口之下。
  行政官却佩服顾问先生的表演本领,他清楚地记得两天前顾问先生拿着《热爱祖国》来找他时大发雷霆的样子,责令尽快查出作者,给作者以严厉惩罚;他更不会忘记,他们刚刚商量好了处置办法:第一,勒令作者交出全部存书:第二,把作者关入囚牢。
  召见的结果是:拉耶被羁留郡府,几个警察搜查了他的宿舍,七百余册没有卖掉的《热爱祖国》付之一炬。幸亏与作者友善的助理督学从中斡旋,拉耶才免却牢狱之灾。
  这本使殖民当局大为恼火的《热爱祖国》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热爱祖国》收有五个短篇小说,《世上的无价之宝》、《这是我的祖国》、《对悲哀的奖赏》、《谢克·默克穆尔》和《世俗恋情与爱国热情》,尤其是第一篇,当局认为是“感人的力量中包藏着‘煽动性的言论”’。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
  阿拉伯某国的青年蒂尔菲迦尔爱上了美丽的公主蒂尔帕勒。但公主提出条件:要找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才接受他的爱。青年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次远行。第一次带回一个即将被处死的凶犯——一个天真稚童的泪水;第二次带回殉夫自焚的烈妇的骨灰。公主为他找来这人性复活之泪和坚贞爱情的证物而感动,称赞他的智慧和勇气。但认为这些东西虽然宝贵,不过世上还有更为宝贵的东西,打发他继续外出寻找,并祝愿他成功。
  蒂尔菲迦尔再次被打入失望的深渊,几至自杀。但伟大的爱情推动着他,使他鼓起勇气,来到印度这片神圣的国土上。一天傍晚来到一个空旷的广场,这里躺着无数的尸体,老鹰、乌鸦等凶禽猛兽围在那儿。这里刚进行过一场战斗,鲜血染红了广场。恐怖催他赶快离开,但听到旁边有一青年壮士在呻吟,他胸口流着鲜血,手里仍然握着闪闪发光的大刀。蒂尔菲迦尔用破布堵住他的伤口,问他是谁。壮士睁开眼睛豪迈地回答:“是印度母亲的儿子。”当明白了对方是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壮士非常遗憾不能以宾主之礼接待他的到来。失血过多使他的脸色显得苍白,但双眼还是闪耀着光芒,慷慨地说道:“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国家,今天从我们手里失掉了,我现在成了无国可投的人……但是,我们也向侵略者表明了:拉杰布德(印度以勇敢尚武闻名的一族)为了自己的国家是如何英勇献身的。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尸体,都是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英雄……我失去了国家,但我满意的是我在自己的土地上战斗而死。”他拔出伤口的破布,继续对蒂尔菲迦尔说:“让血流出来吧!止住它有什么用?与其活着受人奴役,不如现在死去更好……”壮士的声音微弱下去,心脏慢慢停止了跳动,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蒂尔菲迦尔心潮难平,对死者默默致哀,祝祷“印度母亲必胜”。同时伸手接住最后一滴血,满怀激动返回情人身边。
  公主听着蒂尔菲迦尔的叙说,难以抑制自己的激情,没等他说完就投入了蒂尔菲迦尔的怀抱。她完全满意了!她相情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歌手们唱起了欢乐的歌曲,朝臣们献上了珍贵的礼物。这对犹如太阳和月亮的情人被拥上宝座。公主用镶宝石的匣子盛着这滴血,上面用金水写上:“为了保卫祖国而流尽的最后一滴血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这篇小说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洋溢着爱国激情。小说中印度人民惨遭屠杀的场面正是印度当时的现实,壮士的话,就是印度人民心中的话,众所周知,自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以贸易的形式闯入印度,进而由经济掠夺发展为政治压迫和军事侵略,整个印度沦为殖民地,印度人民不甘奴役,以各种方式进行反英斗争。自1857年第一次民族解放独立战争以来,全国各邦各种起义不断。20世纪初期,要求民族独立解放,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浪潮更加高涨。1905年孟加拉侵害法案引起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殖民当局一面残酷镇压,一面瓦解民族解放运动。国大党力主自治的领导人提拉克于1908年以阴谋推翻英国政权的罪名被判刑。孟买工人罢工示威,强烈要求释放提拉克。殖民当局调动骑兵冲杀践踏,在工人和军警冲突的两个星期中,无数的工人被杀害。
  在这样的现实下创作的《热爱祖国》,就是烈火上浇的一瓢油。作者是以自己的笔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向同胞号召:坚持斗争,为祖国的独立而奋战,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
  小说集中的其他几篇,也都鲜明地表现了“热爱祖国”的主题。《这是我的祖国》以散文诗的笔调,抒写一个长期远离祖国、又终于回到故里的侨民对故土的眷恋,具有动人心扉的力量。《谢克·默克穆尔》采用历史题材,描写在敌人统治下,争取民族光复的活动,塑造了不屈不挠、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世俗恋情与爱国热情》取材于19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的经历,他推翻奥地利的殖民统治,为祖国的自由解放贡献了自己全部的爱,他流亡伦敦,寄居在黑暗破败的下等旅馆,食不果腹,却心系祖国和民族:“唉,我那不幸的民族!唉,我那受蹂躏的意大利!难道你的命运就永远不会有转机吗?难道你那千百个优秀儿子所流的鲜血就一点儿也不起作用吗?难道从你那里被驱逐出来的成百成千准备献身的志士的叹息就不产生什么影响吗?难道你就永远被束缚在非正义的、受压迫和受奴役的罗网之中吗?也许你现在还不具备进行变革和取得自由的能力,也许你的命运中注定了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伤害和屈辱。自由!呵!自由!”显然,作者是借马志尼的心境,抒发自己对印度的情怀。
  这也就难怪殖民当局为这本书大动肝火了。不过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多方活动下,交付一笔为数不少的款子后,拉耶被释放了,但释放证明上附有一个条件:不经允许,不得出版任何东西。但拉耶没有“遵守”,他换了“普列姆·昌德”的名字,继续创作,写下了《戈丹》、《服务院》、《舞台》等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三百余个短篇,广泛描写印度的社会现实,揭露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罪恶,也鞭挞印度民族固有的落后的东西,尤其是对印度农村生活的刻画,真实深刻,因此获得了“农村作家”的称号。在殖民统治的黑暗年代,建造起一个闪耀着艺术光辉的美的世界。同时,他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创办期刊杂志,以图唤醒民族意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1936年,普列姆·昌姆以他巨大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社会声望,当造为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也悬这一年,他因长期劳累染病去世。
  如今,人们提到这位印度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总会想到他是以《热爱祖国》走上文坛,当然也忘不了这幕“爱国之罪”的闹剧。
其他文献
不过,海獭和人类的关系却并不总是这样美好。尽管这些可爱生物为生态环境的改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于以采贝为生的人们来说,海獭可以算得上是他们的“敌人”了。  当海獭种群数量持续性偏低的那些年中,当地海域中的鲍鱼、蛤蜊、蟹类、海胆的数量持续增长,并为当时北美地区的渔民和渔业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现在,随着海獭逐渐回归到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海域时,这些“大胃王”们陷入了与当地渔业之间的“冲突”
舰队街,与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没有丝毫关联,以前,这里是伦敦城外的一条小河。人们填河后使之成为一条宽阔的马路。1702年,舰队街上发行出版了第一份报纸《每日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定时定期出版的报纸。从那年开始,舰队街便和报社、报纸与印刷厂结下了不解之缘。《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镜报》、《太阳报》、《观察家报》、《卫报》、《每日邮报》、《旗帜晚报》等100多家报馆纷纷
神奇的柬埔寨吴哥古迹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吴哥古迹为世界文化遗产。    神秘莫测的洞里萨湖    我在柬埔寨工作期间,曾约我的两位柬埔寨朋友一同前往吴哥参观。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前往吴哥旅游,有空中、陆路和水路三条通道。我选择的是水路,从金边乘游艇通过洞里萨河和洞里萨湖前往吴哥,这使我既能饱览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
罗马兵锋显煊赫,地中海上称豪雄。  图拉真帝建功勋,纪功柱上故事多。  西方名言曰“条条道路通罗马”。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罗马帝国,有着数不尽的风流英雄,诉不完的煊赫战功,后人在追溯这段历史时不禁会悠然神往。地中海千年风雨涤荡着历史的天空,亚平宁半岛沃土承载了罗马的荣耀,当我们穿越时空再去追寻那悠悠过往、缅怀英雄时代的丰功伟绩之时,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向我们展开了她的迷人面纱。  气势磅礴的伟大建筑是
虽然并无考古记录明确显示对奥尔梅克放血仪式的刻画,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奥尔梅克人举行放血仪式的间接证据。例如,他们在多座奥尔梅克遗址发现了天然和陶瓷的黄貂鱼刺及龙舌兰角,还发现了其他一些放血工具。这表明,奥尔梅克人有可能实施了中亚美利加洲最早的放血仪式。  放血是一种宗教仪式,即刺穿自己的某些身体部位来放血,由此完成一系列理念和文化功能。放血在中亚美利加洲古代社会尤其是玛雅社会中很常见。当统治阶层进
继震撼人心的《肖申克救赎》之后,弗兰克·达拉邦特献上了同样具有震撼力的《迷雾》。不同的是,《肖申克救赎》中主题清晰、爱憎分明,而《迷雾》则名副其实,带给人们一头雾水。这团迷雾从影片中弥漫出来,笼罩在每个观众心头。当迷雾散去之时,我们依稀感觉到,弗兰克提供给我们的是一部灾难启示录。    ★莫名的白雾★    海报画家戴维居住在美国一个小城镇的郊区,环境优美而安静。但是一阵奇怪的暴风雨打乱了他的安静
希特勒一直是个谜,关于他的论述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却鲜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描绘,至于准确,更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摇摆不定。对于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元首”在1933年以前不为人所知,从1934年到1938是德国的救星,万众敬仰的天才,1939年到1941年是伟大的征服者,1942年到1944年是失败的英雄,而1944年之后的“元首”是个疯子。这一概述仿佛也描绘出了当今人们对于希特勒的观感。  拜冷战所赐
在认识丝姆的六年里,费恩斯坦从没发现有什么东西能吓到丝姆。  费恩斯坦是一位临床神经心理学家,他下面的行为可能会让你觉得太奇怪了—六年来,他千方百计地想吓坏他的患者丝姆,比如带她到电影院看恐怖电影,到宠物店看蛇,到“鬼屋”与各种“妖魔鬼怪”接触,凡此种种。不过,更奇怪的是,费恩斯坦的“企图”从未得逞。他让丝姆看最恐怖的电影,她一点不觉得害怕。他带她到宠物店,她居然向一条蛇张开双臂,还在触摸蛇吐出的
瑞士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完善、社会福利高于欧美许多发达地区、生活质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在我女儿入籍瑞士后,许多人问到我这方面的具体情况时,我都不甚了了。直到我的小外孙帕思佧出生后,我才越来越多接触到这些方面的问题,也才对瑞士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有所了解。  帕思佧是中瑞混血的小男孩,其父是瑞士人。帕思佧于2007年10月的最后一天在瑞士北部的Aagao州州立医院出生。小家伙降临
新研究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洪水爆发可能肇始于一个共同的原因——天上的“大河”。  蹊跷的洪水  2012年圣诞节前夕,英国西南端简直被暴雨害惨了。一连五天,海滨城市普利茅斯都在下雨,降下的雨比正常情况下一年的还多。在普利茅斯以北80千米,凯恩河暴涨,将刚建成的一个防洪工程损毁,致附近的一座小城被淹。该地区连接英国其余部分的铁路也被切断。就算那些在圣诞节前后多雨的地区,这么大的洪水也很少见。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