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远程糖尿病运动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下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远程糖尿病运动康复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8年1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随访的持续6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1例,其中自愿接受3个月远程运动干预者纳入运动干预组[45例,年龄(50.4±12.8)岁,女性24例(53.3%),病程4.6(0.8,12.0)年],其余为非运动干预组[336例,年龄(57.8±11.6)岁,女性155例(46.1%),病程10.3(2.8,16.0)年]。运动干预组接受线下运动指导师评估后,根据基线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自我效能亚组仅接受运动提醒及电子运动处方推送;低自我效能亚组患者接受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依据个体化运动处方生成的运动视频指导。以年龄、病程、性别、体质指数、基线HbA1c水平为协变量,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运动干预及非运动干预组中基线HbA1c不达标的患者半年后HbA1c的差异。采用t检验及Wilcoxon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与基线时相比,低自我效能组半年后运动自我效能[40(31,54)比55(26,83)分,Z=-2.229,P=0.026]及运动自我管理能力得分[2(2,4)比4(3,5)分,Z=-2.401,P=0.016]均显著提高。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相比于基线时,半年后运动干预组患者HbA1c水平显著降低(8.9%±2.0%比6.9%±0.8%,t=5.723,P<0.000 01)。

结论

在有效的糖尿病多学科综合管理背景下,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远程运动支持,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并改善血糖控制不佳患者HbA1c水平。

其他文献
糖尿病运动康复是疾病管理的基石。然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水平普遍低于指南推荐水准。如何让患者提高并维持一定水平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而不是某一具体的运动对患者的改善效果,这是"体医融合"政策下医疗及运动工作者协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解决运动的外部障碍的同时,对于更普遍存在的内部障碍尤其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运动并非血糖改善的必要条件,如以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一定降幅判断干预研究方法的有效
期刊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特点,并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经蝶手术的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和β细胞功能;分析手术后糖代谢特点的变化;根据术后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恢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术后糖代谢变化的差异。采用Lo
目的 探究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α与β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80例,按诊断年龄分为早发T2DM组(<40岁)和晚发T2DM(≥40岁)组,各40例。另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释放试验。对比早发T2DM组和晚发T2DM组患者OGTT前后血糖、胰岛
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以突发高血糖并迅速发展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脂肪酶或淀粉酶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为特点,在女性患者中多发生于妊娠后3个月及产后1周。本文报道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注射胰岛素出现局部过敏,但血糖控制尚平稳;孕后期突然出现血糖升高,考虑为FT1DM,因局部对多种胰岛素明显过敏并影响胰岛素吸收,血糖控制差,更换并调整胰岛素后,予谷赖胰岛素泵降糖,血糖控制平稳。
期刊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用于妊娠高血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35例妊娠高血糖患者的资料,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根据孕期是否联用二甲双胍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联合二甲双胍组(75例)。对各组患者的孕期体重变化和胰岛素剂量进行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两
作为慢性疾病管理体系的组成及延伸,同伴支持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就国内外同伴支持在糖尿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从同伴支持的内涵及其体系发展、同伴支持者的选择、同伴支持培训体系框架、同伴支持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现有实证依据,已明确显示了同伴支持在糖尿病防治管理中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推进基于"真实世界"的应用研究,为"同伴支持"模式的可持续性推广提供策略和依
期刊
共享门诊即在团体环境中进行的连续性个人医疗服务,是近年兴起的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新型诊疗模式,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糖尿病作为高发且依赖药物、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监测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共享医疗模式最为合适的服务对象之一。这一模式的实施,对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医患满意度及医疗效率和服务价值的提升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有限的医护资源使得共享门诊的最优适用对象尚不明确,今后应进行大样本
期刊
目的 对比研究达格列净、西格列汀对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就诊的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为体质指数>24 kg/m2、腰围男>90 cm、女>85 cm。联合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30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移动医疗作为互联网行业与医疗服务行业的新结合产物,正逐步应用于糖尿病运动管理中,主要包括手机短信、智能手机APP(application)和可穿戴式移动设备三种干预形式。这三种干预形式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可穿戴式移动设备实现了对运动处方的量化监控,提升了运动效果和安全性。"互联网+智能手机APP+可穿戴移动设备"的新型医疗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
期刊
目的 探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肌氧监测仪、心率臂带结合手机APP及运动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出院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66例,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肌氧监测仪及心率臂带结合手机应用程序(APP)及运动管理平台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