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误区及改进建议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小学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微课”的运用也已日渐普及,并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然而,在“微课”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功能及价值所在,导致“微课”实践存在误区。将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归纳,探索具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误区;改进建议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微课”,使其优势最大化,值得我们探究思考。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的误区
  (一)概念理解误区——“微课”代替了课堂教学
  很多教师在“微课”的运用中存在误区,原因是对其概念的理解不够。微课本质就是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道题进行讲解。然而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偏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运用“微课”来呈现课堂的所有内容,从而使“微课”替代整个课堂。这样的做法夸大了“微课”的功能,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教师在“圆的面积”的微课中,从情境引入到面积计算方法的生成,再到巩固环节,用几分钟呈现了几十分钟的课堂内容,学生自然无法通过“微课”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价值认知误区——“微课”成为思维替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应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而存在,是课堂的辅助。但教师在“微课”设计中,找不到有效的落脚点,对问题提问的留白不够,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这样的课堂俨然成为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微课”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变成了灌输知识的机器。在一节“微课”中,教师用视频提出了问题,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就会紧接着显示答案。“微课”结束了,知识也讲完了,但学生却会逐渐丧失思考探究的能力,这就背离了运用“微课”的初衷。
  (三)内容设置误区——“微课”滥用,内容质量差
  “微课”强调“微”字,注重对“点”的解析。一节“微课”的效果如何,与其内容的设置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微课”的设计时,需做足准备功课,选题内容要精准,“微课”呈现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专一性;同时对教材的把握要到位,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如果找不准教学点,目标含糊、内容随意,就会导致“微课”滥用。如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课程教授中,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学生接受该知识的难点所在,无法做出很好的引入,给学生理解新知识带来困难,甚至有教师略过情境引入环节,直接给出概念或答案,这显然缺乏精心设计,急于求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微课”的改进建议
  (一)合理運用“微课”,注重师生交流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控和调节。现实中由于对“微课”的滥用,教师将传授的新知识完全依赖“微课”来呈现,“微课”代替了整个课堂教学,教师扮演了视频播放员的角色。小学课堂中,过多的“微课”视频播放会影响师生的交流。而交流是课堂中的必要环节,有交流才有碰撞和分享。因此要合理使用“微课”,认识到它只是课堂的辅助工具,真正的教学还需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注重交流,营造互动、生动的课堂氛围。
  (二)借助“微课”,引导数学自主探究学习
  “微课”的运用是一门学问,合理安排“微课”的使用时间,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前运用“微课”,将课上的知识点做成视频,进行简要的提示,并对重难点进行重点强调,帮助学生在预习时明确目标,自主完成预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中运用“微课”,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将抽象的知识在视频中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课后,教师可利用“微课”对课上内容进行巩固,也能帮助其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新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安排,学生可借助“微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微课质量,突出重难点
  “微课”的质量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切忌太过随意,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的把握,明确重难点,对于学生感到抽象和疑惑的内容做重点的讲解,合理设置情境引入、深入浅出;另外,明确了重难点,也还要注意“微课”的环节设置,在提出问题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自主探究,而不是一味灌输。一节高质量的“微课”需要有精准的重难点和合理的环节设置,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微课”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任何新事物在实践中都难免遇到困难,但“微课”的优势显著,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将它合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向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唐思林.微课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误区和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12):16-18.
  [2]于芳.微课使用的误区与对策[J].小学数学教师,2016(10):74-75.
  [3]周海斌.摭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误区及有效策略[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4):27-28.
  [4]唐建锋.对小学数学“微课”热的冷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36):86-8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课题名称: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立项批准号:FJJKXB16-228。
  编辑 马晓荣
其他文献
历经四年半时间的多次修订,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终于完成,这部教材亮点比较多,尤其是写作部分更具有独特特征,对一线教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提升写作的教学质量,提高学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需要有效的衔接方式。着重探讨写作前的准备环节,从基础强化、整篇布局、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达到学生对写作胸有成竹之效。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
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穿梭于知识密林的路引。学生在分析、思考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
为加快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信息化新技术成为解决工程建设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安全,中国水利学会、中
为了解铁山湾内已有电厂与新建电厂温排水的叠加累积效应,采用Delft3D水动力模型进行潮流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通过对模型主要时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模拟计算时长为2
一忌场址选址不当;二忌整体设计不佳;三忌猪舍过于密集;四忌建筑模式单一;五忌无窗户或窗户太小;六忌粪便污水乱排放;七忌猪舍屋顶缮瓦多、缮草少;
为了精确模拟波浪传播,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及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PH-ALE)方法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在原SPH方法中引入近似黎曼求解器替代人工黏性项,采用排斥力边界条件防止流体粒子穿透固边界,海绵层内采用指数型衰减函数来消除水槽末端的波浪反射,并对规则波的传播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采用人工黏性项的原SPH方法相比,SPH-ALE方法能够无衰减地模拟波浪传播,并可有效减小固边界附近的粒子压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传承至今。尤其当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后更是掀起了一股诗词热。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与时俱进,
针对弧底梯形断面渠道,考虑复合土工膜和渠基土壤的摩擦力,通过分析复合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机理,指出弧底梯形复合衬砌渠道坡板可简化为在冻胀力、冻结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