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的影响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来源广泛,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与原生微塑料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该文概述了老化微塑料的来源及老化特征,综述了关于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微塑料老化后表面形貌、官能团、结晶度的改变会影响其比表面积、内部高分子链排列、润湿性、表面电荷、与污染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其对环境中有机物、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同时,微塑料光老化产生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会影响微塑料的自氧化过程,也会对有机物的光敏行为产生影响。最后该文着眼于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老化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类半导体材料,具有适合各种光电应用的特性,比如可调控的直接禁带宽度、高的吸光系数和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但其稳定性较差,且大部分含有毒元素(铅),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无铅钙钛矿。BaZrS3所含的元素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且无毒,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催化材料。目前文献报道的BaZrS3的尺寸较大,不利于光催化的进行。我们将Zr-MOF作为Zr源,经高温煅烧
通过移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木质素基碳纳米管/炭复合材料(L-CNT/C),并对其进行活化处理,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多孔结构的L-CNT/C电极。通过FESEM、TEM、Raman、FT-IR、TG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并考察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利于碳管数量的增加,但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导致复合材料石墨化程度降低。在三电极体系中,0.2 A/g电流密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步进入实际生产控制中。相较于传统全程点对点有线信号的通讯控制,基于互联网的控制方式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讯距离越远,性价比越高。根据实践经验,对于实际使用过的三种基于互联网的控制方式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为同业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参考。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酚醛泡沫前驱体,经炭化和KOH活化后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炭PAFc。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多孔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炭化温度为800℃、活化比例为1∶2时制备的多孔炭含有丰富的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1692.24m2/g)。此外,多孔炭也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1A/g时多孔炭的比电容达255.1F/g,循环5000次后
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对非晶态的非晶纳米晶合金进行热处理可获得非晶相和晶相的双相结构,磁性能提高过程中,材料的脆性和磁晶各向异性也在增加,为减少碎屑产生和外部应力对热处理后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常见减少应力敏感性的方法是调整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鲜有对不同保护方式影响的报道。使用厚度为16~18μm的Fe73.5Cu1Nb3Si15.5B7纳米晶合金带材,卷
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等领域。运用专利分析方法对全球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技术领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从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区域竞争格局、优势企业/研究机构等层面开展专利分析研究,明确国内外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技术发展态势,为中国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专利战略布局提供技术参考,为中国更好更快发展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产业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铁基纳米晶软
在新兴“互联网+”时代,各类教学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为大力贯彻三教改革,常州纺院在Python课程教学中探索实践了“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模块,把Python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把教学项目的设计分为讲授-吸收-温习-讨论-讲授五个环节,其中课前环节采取线上SPOC、课中环节采用对分课堂形式。实践证明,“S
学位
目的:探讨原发性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1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11家医疗中心确诊的207例CD5+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CD5+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07例患者中男102例,女105例,中位年龄61(24~90)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