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一本书的书名《神圣的成长》,我愿意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视为一种“神圣的成长”,这种神圣在于洞明自己,这种成长在于成为自己。
   洞明自己,让成长充满意义。从科学的角度来谈天地宇宙中的个人,常令人感慨此生须臾,犹豫努力的意义;从日常的角度来谈生活情境中的个人,又常令人痛感此生碌碌,顾盼人生的意义。事实上,无论是这种不可名状的犹豫,还是那种不可言说的顾盼,都是一种对于“洞明自己”的渴求。哥尔德斯密斯在《旅客》中谈到“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只能把自己托付给自己”,《庄子·知北游》中也说“每下愈况”,这里共同表达的意蕴是:我们需要深究自己,需要信任自己,需要“反求诸己”。进而言之,洞明自己是经由深刻地认知自己,从而深沉地理解生命意义的过程。在我看来,一个发展中的教师应是蓬勃生活着的人、心怀热情的人、专注地投入工作的人。唯有如此,“就算他们的所见所听与他人的一樣,他们也可以轻松地从普通的事情中发现意义,以此填补空白的思考”。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一种对于自己、对于成长、对于生命意义层面的感知和体认。这看似与职业、专业无关,但它昭示着作为人的勇气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与另一个更为年轻、更具朝气的生命体进行对话和交流。作为教师,与其说是用专业在牵引着学生,不如说是用我们生命的活泼与厚重在引领着他们。
   成为自己,让成长贴着天性。相信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寻找着学习的“偶像”、效仿的“名师”。有时这样的进取成效明显,有时这样的努力收效甚微。于是,有的教师开始彷徨,有的教师开始放弃。不管是彷徨还是放弃,他们的专业发展之路都开始遇到极大的挑战和挫败。“成为自己”,即“让成长贴着天性”。哲学家泰利士有一次抬头观察星辰时掉进了坑里,人们嘲笑他能知道天上发生的事情,却看不到脚下的东西。对此,黑格尔评论说:“只有那些自己待在坑里,不望高处的人,才永远不会掉进坑里。”泰利士是淳朴的,他天性中对自然、对星辰的热爱使他跌落而受嘲笑,可黑格尔的评论进行了响亮的回击,在他看来,泰利士是智慧质朴的,一个跟随内心、听从本心、紧贴天性的人最终成为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不可否认,教师起初的模仿是重要的,但模仿不是失去灵魂的照搬。不给自己“人设”的负担,不追求与“封面人物”的一致,每位教师都“贴着天性行走”,自然而然地,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天性,校园生活才更加丰富而真实。
   教师的发展不是技术的、盲从的,而是“洞明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因为“成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发展的意义,它来自教师繁复的日常和烦冗的实践;是让成长“充满意义”和“贴着天性”的过程,因为“贴着天性行走”是我们从内在生发出的纯粹的努力,是悠远绵长、从容不迫的生命流淌。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具有服务功能的物业服务企业是党在城市社区的重要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做好党建工作,有助于物业服务企业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期刊
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在对教育本质的叩问和教师价值的全面认识基础上,是对教师理想生活状态的伦理建构。由于评价手段单一、对评价功能认识狭隘和对学校办学活力与教师评价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认知,教师评价未能有效发挥促进教师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功能。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评价方法的系统更新,旨在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由绩效考核评价转向教师荣誉评价、由单一结果评价转向多元专业评价、由注重个体评价转向团队评价。
期刊
“蕊春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在我看来,“蕊春园”不只有一座,或者说,它不只是一个“园子”实体的存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通州实小”)那座“美轮美奂”的园子固然是一座本体的园子,而这所学校不也是一座“教育的‘蕊春园’”?
·策划人语·作为教育改革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息安全;信息素养;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9-0065-03  【作者简介】秦伟,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江阴,214400)教师,一级教师,江阴市教育科研新秀。  一、教育背景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
可能是出于对职场的好奇,对金钱的渴望,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对我的“嫌弃”,这个寒假我踏上了一次“华莱士”快餐店的打工之旅。初入职场的我,就是一个纯粹的“小白”,迷茫懵懂,手足无措。说是打工,其实“打杂”更为恰当。因为业务不熟悉,做事不麻利,多次被同事埋怨、被顾客投诉、被老板提醒。有时一忙起来,连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天八九个小时转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回家只想四肢摊开,仰面朝天。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从表面上看,习惯好像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失败就失败在小细节上,以及背后的不良习惯上。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充分说明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美国人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经典著作,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类书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程目标。教师要研究新教材,体悟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同时又要超越新教材,拓展学习资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以新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三第九章第一节“电荷”为例,谈一谈新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