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掺杂VWTi催化剂宽温区脱硝实验研究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olf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锰掺杂VWTi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测试了催化剂宽温区脱硝性能,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烟气组分、反应温度、空速等因素对催化剂宽温区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BET、XRD、XPS、SEM和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n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在200–300 ℃的脱硝效率,较低的干燥温度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催化剂的表征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上升,催化剂表面的TiO2由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转变、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氧占比明显减少、高价锰占比减少、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锰元素和钒元素的占比明显减少、催化剂的低温还原峰逐渐消失,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O在理想和氧缺陷Cu1/CeO2(110)表面上的吸附,并且对CO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不同位点的吸附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Cu掺杂可以显著提高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顶位是CO最稳定的吸附位,CO在空穴位上的吸附能力很弱.与理想表面相比,线性缺陷的构造可以进一步提高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构型PDOS的分析表明,大量的轨道杂化是CO在Cu1/CeO2(110)表面吸附性能较强的原因.
在一台实验室规模的内循环流化床中,研究了700?850 ℃下脱水污泥与玉米秸秆的掺烧反应.目的是研究不同温度、污泥掺混比、二次风比率对掺烧后NO排放以及各种重金属在底灰、飞灰、烟气中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下,随着温度升高,NO排放上升,底灰中V、Cr、As、Sb、Hg含量先增大后减小,Zn、Cu、Se、Cd与之相反,且大部分重金属的转折点在800 ℃;随着污泥掺混比的增加,NO排放先减少后增加,底灰中Cu、Hg、Tl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Cr与之相反,且转折点均在污泥掺混比为10%时;随着二次风比率
丙酮醇和乳酸都是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化学品,充分利用可再生的纤维素资源制备丙酮醇和乳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结合惰性气氛高温退火方法制备了Sn-Fe@C系列催化剂,探讨了该催化剂上纤维素水相体系一步氢解制备丙酮醇和乳酸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丙酮醇和乳酸的收率与催化剂的Sn/Fe比以及焙烧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3Sn1Fe@C600为催化剂,在240 ℃,5 MPa H2压力和1 h的反应条件下,丙酮醇和乳酸的总收率为45.4%.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及金属
StatusrnNano-sized Aluminum(nAl)powders intended for rocket propulsion were first prepared at the Semenov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ICP,Moscow,Russia)in 1959.Because of its favorable properties,Al is widely used to augment performance in particular of
期刊
为了研究Al/CuO铝热剂的高能量释放速率对Al/PVDF薄膜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喷雾沉积法将Al/CuO/5%PVDF或Al/CuO/10%PVDF铝热剂与Al/PVDF薄膜原位层间堆积得到多层复合薄膜,通过调控Al/CuO/PVDF铝热剂的组成结构和厚度来调控该薄膜的燃烧性能,获得了该多层薄膜的线性燃速、可视化火焰温度和归一化热密流随铝热剂组成和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热剂的组成和厚度直接决定薄膜的燃速大小和燃烧传热方式,除了 Al/PVDF-Al/CuO/5%PVDF 3层薄膜表现为对流燃烧
对国内外主要几个胶粘剂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标准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各标准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发现随着加载速度和被粘试片厚度的增加,胶粘剂强度和试样拉伸模量都会有所提高,但数据的标准偏差会有所增加.随着试样长度及搭接长度的增加,试样的拉伸剪切强度会有较大提高,但拉伸模量会降低很多,数据的平行性会有所改善.对同一种产品进行研究或检验时,应选用更符合产品设计的相应标准并始终采用同一标准进行测试.
优选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气相法白炭黑为补强填料,通过两种不同交联剂混合配备,选择适量偶联剂和催化剂等功能助剂,制得综合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泛的脱酮肟型透明硅橡胶.试验逐一分析107胶黏度、交联剂与填料添加量对硅橡胶力学或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选用80000~200000mPa·s 黏度 107胶作基胶,5~7份混合交联剂,8~10份补强填料气相法白炭黑,以此配方研制得的透明硅橡胶拥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位移能力,施工便捷、贮存稳定,具有广阔的适用发展领域.
燃煤电站中煤炭高温燃烧时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控制NOx污染物排放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行动.焦炭-NO异相还原反应在燃煤过程中普遍存在,但由于焦炭复杂的化学结构和成分以及燃烧反应中气固成分,焦炭-NO异相还原反应的机理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总结焦炭-NO异相还原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面的研究,从焦炭模型、NO吸附方式、反应路径和反应路径中产生的不同中间体等方面对焦炭-NO异相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综述,还分析了CO和矿物质对NO异相还原反应的影响机制,指出焦炭模型边缘的含氧官能团和活性位点对
以聚乙烯醇(PVA)、细菌纤维素(BC)和硫酸为原料,采用物理交联的冻融循环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复合水凝胶电解质;经过冻融循环后,聚乙烯醇和细菌纤维素形成了大量的分子间氢键,赋予复合水凝胶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了纤维素含量对水凝胶电解质力学性能和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C含量为0.6%时复合水凝胶自修复性能最好,力学性能最强,断裂强度高达0.41 MPa,离子电导率最高达到138.9 mS/cm,一次修复后离子电导率仍然可达84.1 mS/cm ,修复率高达74%.在该自修复聚乙烯
利用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结合反应机理自分析(AutoRMA)工具,从动力学、热解产物及热解反应过程三方面在原子层面上,探究了典型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废塑料共热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PP/PS共热解的动力学参数可通过C–C键和C–H键断裂的活化能加权求和(即Char Bonds方法) 获得,其活化能估计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仅为±3.86%;因此可以由C–C键和C–H键的断裂来表征热解反应进程.对于PP-PE混合塑料热解体系,增加其中PP的含量可以提高油和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