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沙地8种观赏竹叶片、小枝和细根的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滨海沙地观赏竹生长的限制元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对8种观赏竹叶片、小枝和细根不同方位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种观赏竹叶片的C、N、P含量分别为472.98、22.34、1.36 g·kg-1,小枝的C、N、P含量分别为451.35、7.25、1.19 g·kg-1,细根的C、N、P含量分别为443.98、10.07、1.01 g·kg-1;叶片和细根的C:N、C:P相对较小,表明其对土壤中N、P的利用效率较低;方位对叶片、小枝和细根的N含量,小枝和细根的P含量,叶片、小枝和细根的N:P、C:P均有显著影响;叶片的C、N、P含量和N:P显著大于小枝和细根;灌木竹的C含量、N:P、C:P显著大于乔木竹.\'绿竹\'和\'矢竹\'的生长受到N限制,\'福建茶秆竹\'、\'鼓节竹\'、\'实肚竹\'和\'四季竹\'的生长受到P限制,而\'花吊丝竹\'和\'青丝黄竹\'的生长受到N和P的共同限制.由此表明不同竹种器官的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适应方式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贵州黔东南某养鸡场90日龄鸡发病,发病率约70%,病死率约65%,为弄清发病原因,根据发病鸡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特征,结合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及疑似疾病的病原核酸检测,最终将该病诊断为鸡源8a型腺病毒感染,本研究旨在为鸡腺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探明肥密耦合对玉米茎倒抗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3个施肥量[N、P2 O5、K2 O用量分别为78.0、112.5、57.0 kg/hm2(F1),132.0、139.5、90.0 kg/hm2(F2),186.0、168.0、124.5 kg/hm2(F3)]和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m2)处理进行组合试验,采用遵循结构力学原理的抗茎倒指数作为茎倒抗性的评价指标,并分5个生育时期使用田间原位拉力仪测试茎秆抗弯折力.结果表明,同一密度不同施肥量处理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为:6.0万株/hm2
本试验以商花30号和商花26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aCl2浸种对苗期干旱胁迫下花生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干旱显著抑制两个花生品种的营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复水后两品种CaCl2浸种处理SPAD值升高,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恢复到正常供水处理(CK1)水平.与单纯干旱胁迫(CK2)相比,干旱胁迫下CaCl2浸种处理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植株干重、SPAD值、SOD和POD活性显著
本试验主要研究丁酸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用醋酸进行对比试验,为丁酸代替饲用抗生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牛津杯法检测丁酸、醋酸(0.125%~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使用酶标仪测定细菌在LB肉汤(0.025%~0.1%)中0~24 h的OD600值,根据相应数值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在牛津杯法中,4%丁酸、醋酸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达22 mm、28 mm;浓度为0.5%时,抑菌圈直径仅为9 mm、10 mm;浓度为0.25%、0.125%时,没有出现明显的抑菌圈.酶标仪测OD值法中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普通尿素(U)、尿素+硝化抑制剂(NI)、尿素+脲酶抑制剂(UI)、凝胶尿素(SU)和包膜尿素(CRU)共6个处理,探究不同缓/控释氮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夏玉米各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与U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拔节期和灌浆期夏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与普通尿素相比,各缓/控释尿素处理夏玉米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SU和CRU处理分别显著增产45.05%和49.23%.因此,施用缓/控释尿素能改善夏玉米生
针对沿海高密度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养殖尾水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耐盐且具有经济价值的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oides)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试验,设置5种不同盐度(0、8‰、16‰、24‰、30‰)和5种不同氮磷添加量(总氮+总磷分别为0,3.0 mg/L+0.1 mg/L,12.0 mg/L+0.8 mg/L,20.0 mg/L+1.5 mg/L,40.0 mg/L+4.0 mg/L)的水体,研究番杏生长情况及对水体中氮盐(NH4+-N和NO3--N)和磷盐(PO3-4-P)的吸
为了解天津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分别在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北辰区5个小麦主栽区采集茎基腐病害样品33份,分离真菌菌株204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对rDNA-ITS的分子检测,最终确定为5类病原菌,分别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kiniana)、假禾谷镰刀菌(紫红色、黄色,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优势菌株为假禾谷镰刀菌,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74.5%.5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一种农业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可对多种水果产生不可逆损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斑翅果蝇Yolk Protein 1(Ds-YP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Ds-YP1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克隆多肽并构建pET-32a-c(+)-Ds-YP1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并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用成功制备的抗体进行斑翅果蝇蛋白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pET-32a-c(+)-Ds-YP1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His-
本试验以玉米品种鲁单818为材料,设置0(P1)、20 kg/hm2(P2)、40 kg/hm2(P3)、60 kg/hm2(P4)、80 kg/hm2(P5)、100 kg/hm2(P6)共6个磷素(P2O5)水平处理,研究玉米光合特性及相关酶活性对不同磷素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磷素用量的增加玉米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当用量为100 kg/hm2时达到较高水平,较不施磷处理平均提高16.61%、29.01%、47.40%、30.96%、20.78%;
本研究旨在探究甜叶菊提取物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将体格健康、大小匀称的80头4月龄左右断乳安格斯公牛平均分成4组,每组20头,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甜叶菊提取物,SE0)、SE低剂量组(1 g/头·d,SE1)、SE中剂量组(2 g/头·d,SE2)、SE高剂量组(4 g/头·d,SE4).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试验第1 d、第60 d测量体重、体尺指标,整个试验周期记录犊牛腹泻情况,分析各组犊牛腹泻率.结果表明:添加甜叶菊提取物的SE2组和SE4组断乳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SE0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