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学习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受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重视。就“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策略”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的科目,其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一、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项语言技能。而在运用一门语言的过程中,除了掌握“说”和“听”的能力外,还需要对英文做出正确的理解,如此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英语。同时,英语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必然要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阅读理解又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此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感,促使小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得更加轻松。
  二、当前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1.小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
  在初次学习任何一门外语时都不容易,学好英语需要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及其与汉语在语言和用法上的差别。调查显示,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速度慢和理解能力差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小学生初次学习英语,还未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及英语语法的特点,使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需要对陌生的单词进行查询,这就会影响阅读的速度,至于阅读理解能力差,则是由于我国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与外国人有区别以及不能按照正确的语法顺序进行翻译,导致小学生对英语短文的阅读理解产生偏差。
  2.缺乏系统科学的阅读训练
  “熟能生巧。”对英语进行频繁的训练和运用,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但是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方面的训练,这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小学英语阅读教材不够丰富。受小学生英语知识储备较少的限制,我国目前适合小学生的英语读物的数量较少,这就使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训练。
  3.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阅读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缺乏兴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下降。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在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兴趣,不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在课下也不能及时地对知识进行复习,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比较活泼,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到对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及对语法的掌握
  在英语阅读时会运用到一些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英文词汇量,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掌握,才能使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既快又准。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单词的积累,并且对学生进行语法的讲解。如在单元知识“Hello”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对核心句型“Hello!I am...What’s your name?”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类似的句型。
  2.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
  教师在课堂中完成理论化的讲解后,要对学生进行一定阅读题目的训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所学单词的运用方法,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还可以使学生检测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新语法知识。对于缺乏阅读材料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课堂中新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编写一段阅读材料,或是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句型、语法、单词等进行对话,从而间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单元知识“My classroom”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教室的位置及教室内的布置组成一段阅读材料,使学生结合实际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
  3.丰富教师的教学模式
  学生虽然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作用也同样重要,教师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加专注,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在单元知识“We love animals”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扮演不同的动物完成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对话翻译成汉语完成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一定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
  发展。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英语成绩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有力保证,并且可以减轻学生在后续英语学习中的负担。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丁湘湘.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习惯策略例谈[J].新课程:小学,2013(12).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建设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以形成鲜明教学风格、增强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高层次教师培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磨教学风格,在课题研
目的观察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erve tissue committed stem cells, NTCSCs)移植治疗大鼠听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5组,每组各12只,A组为对照组,在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质疑和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加以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任务就是如
摘 要: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摒弃了传统美术教学中的不良因素,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加感兴趣,对美术的认识更加全面化。它充分发挥了美术教学的意义,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丰富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因此,研究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主体性;公平性  美术教学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增强了其审美能力,同时在
介绍了我国环境标准的体系结构,阐述了环境标准的检索途径、具体方法、原则和注意的问题,说明了环境标准文献的类型,列出了常用环境标准代码的含义。
农村土地制度应具有使相关当事人的决策权和经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应该是当代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设置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要更具创新性,教学形式要趋于多样化,其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课堂中,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更加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代替并优于言语行为。根据体态语言的不同分类进行探究,寻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的契机及策略。  关键詞:体态语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体态语言在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位于山区,时有鼻腔水蛭异物病例出现。笔者于2007年3月~2012年4月共治疗鼻腔水蛭异物5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高雅情趣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绘画基础和技巧的培养。只有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才能将自己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其中作画。如果不了解基本的绘画理论,那么作画将毫无章法,看起来比较混乱。主要从画面的整体布局、颜色填充度的协调以及线条与构图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  关键词:整体布
网络学术博客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源,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应学会搜集、分析和利用关于某个学科或主题的博客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