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则生阳”论治抑郁症的理论探索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查阅梳理与抑郁症相关的医籍文献,结合现代医家临床诊疗体会,明确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生命的动力源泉.基于此观点,运用中医基础理论阐述阳气与抑郁症的相互关系,揭示阳气与精神情志活动关联甚为紧密,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又因阳气以“动”为主要特点,加之阳气具有“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生理作用和“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的病理表现,进一步提出从“动则生阳”论治抑郁症.治疗时可辨证运用温阳、升阳、通阳之法促进阳气在全身的流动以生阳,方药选用性温助阳、升阳益气、宣通阳气之品.同时可配合运动疗法,顺应阳气“动”的特性以“动则生阳”,从而促使阳气的生成运行流通,增强临床疗效,使疾病向愈.
其他文献
辛润法的核心在于借助辛味药物的温通、发散、开腠、通络等作用使人体内津液得以正常输送布散,从而达到“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治疗目的.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辛润法主要通过辛味药物的辛温助阳之性,以蒸化津液、辛畅气机,布津行液、辛散开腠,解表祛燥、辛润通络,活血祛瘀等作用达到“润燥”目的.重视辛润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运用,可避免单纯运用润燥生津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疗效难以持久,也可预防患者久服润燥生津类药物后出现纳呆、泄泻、胃脘疼痛等不适症状.虽然辛润法丰富了润法的理论内涵,扩大了临床运用范围,是对润法
皮肤垢着病属于中医学“面垢”范畴,整体观念着眼结合辨证施治往往卓有成效.李东垣的“阴火”理论贯穿于皮肤垢着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本案患者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导致脾土失运,元气亏虚,气火失衡,从而阴火内生,上行熏面而致本病.此为本虚标实之证,当标本兼治,分清主次.补元气、升清阳以退“阴火”,同时佐以清热泻火之法,使补元气而不助阴火,泻阴火而不损元气.
现代中医医家多将间质性肺疾病划归为中医学“肺痹”或“肺痿”范畴,但各家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古代医籍及现代临床研究对本病进行区分,以实邪内舍为基本病机的属肺痹,以气阴两伤为基本病机的属肺痿;临床表现以实症为主的属肺痹,临床表现以虚症为主的属肺痿;疾病可逆的为肺痹,而疾病进展的当属肺痿.分病确立不同的治法方药,治疗肺痹以祛邪开痹为主,方选防己地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治疗肺痿则以扶正补虚为主,方选定喘神奇丹、升陷汤等.附医案一则以佐证.
癌症化学预防是应用天然或合成物质抑制或逆转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当归化学成分多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癌症化学预防方面具有良好潜力.本文聚焦于当归及其活性成分在预防癌症发生和转移方面的实验研究,从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干预治疗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纤维化疾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调控肿瘤微环境基质细胞等角度探讨其发挥癌症化学预防作用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癌症预防探寻新方法.
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表现出心肌缺血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却显示非阻塞性病变.该疾病可明显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且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本文将中医学与现代研究观点相结合,同时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试从孙络瘀阻和肾精不足探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认为冠脉微循环与络脉在结构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高度相似,而肾精化元气是络脉功能正常发挥的基本保障;指出孙络瘀阻为本病的直接病因,肾精不足是根本病机,进而提出以补肾为主、兼顾通络的治疗关键,具体治法可分为补肾填精、滋肾益阴,补肾益气、培
对“脑—心—肾—精室”轴进行解读,从“脑心共主神明”“以肾为核心”“精室失用是发病的最终环节”等角度探讨其在男科疾病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归纳出“心身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等诊疗思路,同时列举出常见组合药对,以期在该轴理论框架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目前已知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7类,其中,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近20年来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三种冠状病毒.免疫力低下的糖尿病患者感染这三类冠状病毒可能出现不良结局且存在不同的损伤机制.本文就糖尿病对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及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视,从而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643名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焦虑标准分平均为(38.79±8.80)分,有焦虑症状者总计64人(10.0%).所有研究对象的抑郁严重程度平均分为(0.43±0.12)分,有抑郁症状者总计169人(26.3%).不同学科的焦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52,P=0.019).临床医学研究生中焦虑和抑郁情况之间的关联有
苓芍术甘汤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经方中治疗外邪里饮的重要方剂.该方所治病证因太阴转输不足而致水饮内停,表气不畅,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是经方学术中描述表里合病的病机学术语,属太阳太阴合病.本文从《伤寒论》出发,结合临床效验,提出外邪里饮是脑病的重要病机.脑病多外在躯壳的病变,治宜从太阳太阴合病出发,表里双解,在表疏利太阳经筋,在里健运中焦、化气利水;失眠亦可从外邪里饮论治,外和营卫、内调三焦;发作性的脑窍疾病,多属外邪激动里饮、水饮上犯所致,利水解表则疗效可期.苓芍术甘汤临床上用于治疗脑
营卫之气的阴阳出入为寤寐之枢机,其出入正常是睡眠的必要条件,营卫“至时而会”失常则引起不寐.不寐发生的病因病机可以归纳为两类,其一为营卫偏盛偏衰,卫强或营弱,使营卫交会失和而不寐;其二为营卫运行通路不畅,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阻滞营卫运行道路,使营卫交会失和,阳不入阴而不寐.由此临床上可将不寐分为卫强、营弱、痰湿、瘀血四大型,分型而论治.此辨证方法形象具体,简单明了,为临床分型论治提供了新思路.